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涉农产品的食品药品检验现状及改进策略

作者

刘昱

枣庄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 277100

一、引言

涉农产品的食品药品涵盖范围广,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食品药品检验作为守护涉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屏障,能及时发现产品中的质量隐患,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当前,随着涉农产品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检验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深入研究其现状并探索改进策略,对保障民众健康、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涉农产品的食品药品检验现状

2.1 检验技术应用不均衡

部分地区尤其是基层检验机构,在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中仍依赖传统检测方法,如感官检验、化学滴定等。这些方法虽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难以精准检测出微量有害物质,如低剂量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而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等先进检测技术,因设备购置成本高、维护费用贵,仅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检验机构中广泛应用,导致不同地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较大差异。

2.2 监管体系存在漏洞

在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监管方面,存在多部门监管职责交叉和部分领域监管空白的情况。例如,农产品从种植到加工环节,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均有监管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协调不畅、重复检验或检验遗漏的问题。同时,对小型涉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监管力度不足,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逃避检验检测,使得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2.3 检验标准不统一

目前,涉农产品的食品药品检验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制定的检验标准在指标设定、检测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对于同一种农产品中的某种农药残留限量,不同标准可能规定不同的数值,这给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带来了困扰,也使得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难以把握合格标准。

三、涉农产品的食品药品检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资金投入不足

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检验设备购置、维护、试剂采购、实验室建设等。然而,部分地区政府对检验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导致基层检验机构缺乏先进的检验设备和专业的检验试剂,无法开展高效、精准的检验工作。同时,资金不足也影响了检验机构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技术研发,制约了检验技术水平的提升。

3.2 专业人才匮乏

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工作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需要检验人员具备扎实的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等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检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但目前,许多检验机构尤其是基层检验机构,专业检验人才短缺,现有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检验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先进检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操作不熟练,难以准确完成检验任务,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部分涉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户的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对食品药品安全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不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不开展自检工作,甚至故意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或添加违禁物质。同时,部分企业对检验检测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检验检测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生产进度,不积极配合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导致检验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四、涉农产品的食品药品检验改进策略

4.1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检验技术升级

政府应加大对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优先保障基层检验机构的资金需求,帮助其购置先进的检验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改善检验条件。另一方面,鼓励检验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支持检验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适用于涉农产品检验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合理降低先进检验技术的使用成本,推动先进检验技术在基层检验机构的广泛应用。

4.2 强化监管体系建设,明确监管职责

进一步完善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监管体系,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农业、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加强对小型涉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和抽检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同时,建立健全涉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环节的可追溯,一旦发现问题产品,能够及时追溯源头,采取召回等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4.3 统一检验标准,及时更新标准内容

加快推进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标准的统一工作,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整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制定的检验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检验标准体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涉农产品的生产实际和安全需求,科学设定检验指标和检测方法,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同时,建立检验标准动态更新机制,根据新型涉农产品的出现、有害物质种类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检验标准内容,使检验标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需求。

4.4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人员素质

加强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鼓励高校开设食品药品检验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为检验机构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检验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检验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对检验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考核,激励检验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4.5 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引导企业主动配合检验

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方式,增强涉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户的主体责任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自检能力建设,定期开展产品自检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五、结论

涉农产品的食品药品检验工作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维护民众健康、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涉农产品的食品药品检验工作在技术应用、监管体系、检验标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提升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水平,应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检验技术升级,强化监管体系建设明确监管职责,统一检验标准并及时更新,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人员素质,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引导企业主动配合检验。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不断完善涉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为涉农产品的食品药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段钰莹.农产品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研究[C]//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2025(第三届)农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云南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2025:48-54.

[2]郝宝轮.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J].现代食品,2025,(05):139-142.

[3]范允龄,孟陈曦,付宇轩,等.农产品食品供应链中的品控关键环节与优化策略[J].现代食品,2024,30(1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