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与学业并重的创新路径探析
李程雅妹
四川省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 四川德阳 618000
引言:
在 “双减” 政策推行与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指引下,初中教育领域正逐步摆脱仅关注学业分数的传统模式,转向品德修养与知识学习并重的发展方向,德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环节,为学生学业进步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学业成绩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现实基础,也是德育成效的具体展现形式。但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德育工作缺乏实效、学业辅导缺乏系统性、家校合作存在断层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德育与学业并重的现实困境与价值意涵
1.现实困境
1. 1 学业压力过重
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部分班主任与家长仍将学生分数放在过度关注的位置,把学业成绩当作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依据,这种片面的认知倾向,导致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与排名上,而德育教育常停留在口号宣传层面,难以深入开展。
1.2 德育活动形式化
实际工作开展中,不少学校及班主任仍沿用传统班会、主题演讲、黑板报制作等方式实施德育工作,这类活动本身具备一定教育价值,但由于未能与学科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需求建立深度联系,常常陷入 “空喊口号” 的尴尬局面。
1.3 家校协同缺失
实现德育与学业并重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本应形成相互配合的合力,但现实情况是,家长与学校往往处于各自行动的状态: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成绩上,家庭方面要么对学生学业过度关注,要么对学生成长采取放任态度,这就造成双方在教育目标与实施路径上出现脱节。
2.价值意涵
2.1 德育是学业的精神底色
德育工作不仅承担着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职责,更是帮助学生在学业学习中保持积极态度与持久动力的精神保障,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坚韧意志与自律能力,能够让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拥有稳定的学习动力来源,具备强烈责任心的学生,会更自觉地完成各项作业任务;拥有坚韧意志的学生,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会更勇于坚持并克服。
2.2 学业是德育的外化平台
学业学习不只是学生积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展现个人品格、践行价值观念的重要实践场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应对坚持与放弃的选择、合作与竞争的平衡、成功与挫折的考验。
2.3 二者相辅相成
德育与学业并非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而是互为前提、彼此促进的有机整体,德育为学业发展明确方向,避免学生在分数至上的压力下迷失自我;学业为德育开展提供实践空间,让抽象的价值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转化为具体行为。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与学业并重的创新路径
1.课程融合:将德育渗透进学科学习
课程教学既是传授学业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潜移默化传递德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语文课堂上,经典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人文情怀与道德理念,班主任可通过细致阅读与深入讨论,引导学生在感受文字魅力的过程中建立正确价值观;数学探究环节,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逻辑推理分析等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规则认知与团队协作意识。
2.活动创新:开展寓学于德、寓德于学的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更需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班主任可策划 “学习习惯培养月”“责任担当实践周” 等主题活动,把学习任务与品格培养紧密结合,在学习习惯培养活动中,学生每天记录学习反思日志,这一过程既锻炼文字表达与总结归纳能力,也帮助学生提升自律意识与反思能力,在责任担当实践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承担班级管理事务,既能培养责任意识,也能锻炼组织协调与沟通交流能力。
3.家校协同:共建德智并重的育人生态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构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双重支撑力量,班主任应主动搭建家校沟通交流的平台,建立 “家校共育档案”,从多个维度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品德表现,并及时向家长反馈。每月定期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质量、班级活动参与程度以及品德行为表现等信息传递给家长,确保家庭与学校在教育目标上保持一致,开设 “家长课堂”,邀请教育领域专家、经验丰富的优秀家长分享教育心得,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4.评价优化:建立德育与学业并重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对教育发展方向具有核心引导作用,传统评价模式过度侧重学业成绩,容易忽略学生品德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用 “过程性评价 + 终结性评价” 的双轨评价模式,既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幅度,也重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成长变化,应用效果调查如表1 所示。
表 1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德育与学业并重路径的应用效果调查(样本:200 名学生)

调查数据显示,课程融合案例教学与主题活动实践创新两种路径的学生参与度最高,参与比例分别达到 85% 和 90% ;德育表现提升方面,主题活动实践创新与双轨评价体系优化的实施效果最为显著,提升比例分别达到 78% 与 76% ,家校协同机制在学业成绩提升比例上相对较低,但在家长满意度调查中表现突出,满意度超过 85% 。
结语: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育人工作时,应打破 “唯成绩论” 的传统观念,坚定秉持德育与学业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内容融合、实践活动革新、家校合作推进以及评价体系完善,能够让德育与学业实现深度融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只有在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同时,注重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徐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06):184-186.
[2]段升英,高剑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10):187-189.
[3]李新玉.点燃智慧火花照亮学生心灵——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技巧分析[J].家长,2025,(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