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实践与应用分析
柴铭浩
身份证号:1305261988****6925
引言
在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尤其是雨水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多采用硬化地面和集中排水系统,导致雨水径流迅速汇集,加剧城市内涝、地下水补给不足及水体污染等问题。为应对这一困境,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主张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雨水的就地消纳与资源化利用,增强城市对极端气候的适应能力。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微气候、涵养水源、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1. 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它强调通过模拟自然水循环过程,让城市在降雨时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存储、渗透和净化雨水,在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实现雨水的有效管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其目标是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海绵城市理念的发展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雨水径流迅速,导致城市内涝频繁发生,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水污染问题。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它借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原理,通过建设一系列的生态设施来调节城市的雨水径流,是对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变革。
3.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生态设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减少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保障城市安全运行。通过系统化收集、净化和利用雨水,不仅补充地下水,还能增加城市的水资源储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同时,海绵城市建设显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绿地与湿地面积,促进生物多样性,调节城市微气候,降低热岛效应。这些举措共同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与宜居性,为居民创造更加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方式
1. 下沉式绿地的建设
下沉式绿地是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的应用方式之一。它是指低于周围地面一定高度的绿地,能够收集和储存雨水。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地形和排水需求确定下沉式绿地的位置和尺寸。在绿地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砾石层和砂层,以增强其渗透和排水能力。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耐水植物种植在下沉式绿地中,这些植物不仅能够吸收雨水,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 雨水花园的打造
雨水花园是一种具有较强雨水净化和收集功能的景观设施。它通常由浅坑、植被和土壤组成。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打造雨水花园,需要先根据场地条件设计合理的布局。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是关键,一般会选择一些根系发达、耐水湿的植物,如菖蒲、美人蕉等。雨水花园的土壤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以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渗透和储存。当雨水流入雨水花园时,植物会吸收其中的养分和污染物,土壤也会对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雨水花园还能为鸟类和昆虫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
3. 绿色屋顶的应用
绿色屋顶是将植被种植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景观,还能起到收集和净化雨水的作用。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应用绿色屋顶,需要考虑屋顶的承载能力和防水处理。要对屋顶进行防水和排水设计,确保屋顶不会出现渗漏问题。铺设种植基质和植被。种植基质要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良好的保水性,以适应屋顶的环境。选择适合屋顶生长的植物,如景天科植物等。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应用的优势与挑战
1. 应用的优势
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从生态方面来看,它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通过雨水的收集和净化,减少了水污染,保护了城市的水环境。从社会方面来看,风景园林的生态功能提升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休闲空间,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从经济方面来看,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可以减少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降低城市的供水成本,同时还能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
2. 面临的挑战
然而,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技术方面,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如雨水收集和净化技术、生态设施的维护技术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尤其在复杂地质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仍需验证。资金方面,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生态设施的建设费用、植物的种植和养护费用等,这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公众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有待提高,部分居民可能对生态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存在疑虑,担心影响景观美观或带来蚊虫滋生等问题。
3. 应对挑战的策略
针对上述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在技术方面,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水平。在资金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在公众认知方面,加强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
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实践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通过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应用方式,能够有效实现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再利用,提升风景园林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资金和公众认知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未来,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相信风景园林将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城市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空间。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为城市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巍,白杨,王忠杰,等.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以西咸新区沣河景观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21,37(S01):28-33.
[2] 白陈剡. 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策略[J]. 花卉,2025,(06):46-48.
[3]俞泽超.海绵城市理念在校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空间,2025,32(0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