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探究
钱玲
新疆哈密市污水处理厂 839000
引言
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石,环境监测数据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方向,专业化的监测技术人员、自动化的环境监测设备和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效展开,环境监测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使社会在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环境监测基本概述
环境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涉及诸多复杂内容的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过程,它是现代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生物等环境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状况,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指导。目前,环境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采样、测试、分析、评估等环节。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空气质量的监测,通常采用气体分析、颗粒物分析等方法;对于水质的监测,则采用水质测试、微生物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环境政策的效果,指导环保工作的开展。同时,环境监测数据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有助于深入研究和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2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1 防治水污染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有助于防止生态水污染的问题出现,加强和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水资源的质量达标,因此负责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以通过对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来获得关键的数据,以便于直观清晰的了解实际的状况,分析造成水污染恶化的具体原因,在工作人员对当地水污染情况产生实质性理解的前提之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和防范方案,之后再利用环境监测设备设施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让水体水质的判断更加清晰和正确,因此环境监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至关重要。
2.2 防治大气污染
生态环境保护中大气污染的防治也不容忽视,大气污染现象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消极作用极大,而带来空气环境质量下降的关键因素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 PM2.5 等。工作人员在环境监测中可以利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监测获得相应的数据,并得到 AQI 指数,之后开展对空气质量的评估,进一步提出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也能在后续对不同地区各项指标变化情况采取实时监测手段的过程中感受空气质量的差异性。
2.3 助推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借助环境监测数据来做好环境的治理工作,让环境治理的效率得以提升。伴随着国家的进步以及对环保工作的认知提升,工作人员在环境保护中逐渐加大了探索研究的力度,政府方面也对各地的重工业产业区进行了集中规划,为其发展方向制定了可靠的方案,并借助环境监测工作完成对重工业区域的环境检测,了解重工业区的环境质量,发现其中的问题,让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和谐性。
3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发展策略
3.1 打造高素质环境监测队伍
要提高环境监测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效能,需立足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必须以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人才作为重要保障。要打造高素质的环境监测队伍,一方面在招聘时需要引进相关专业学历背景、经验、技能的人才,确保他们具备基本的环保知识、环保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自觉抵御数据的违法造假行为。另一方面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计划,学习内容包括环境监测的基础知识、技术方法和最新进展等,利用培训、讲座等手段加强人员的履职能力,提高监测队伍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由于环境监测是一门专业性强、综合性强的技术工作,为生态环境监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应对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此外还要完善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重大业绩贡献或者环境科技创新的人才给予奖励,同时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壮大生态环境监测人才队伍。
3.2 提升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公众的参与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可以提升环境监测管理水平。当公众对某项环保活动或者某个环境问题关注度提高时,能够推动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改善工作方式,提高监测管理的响应速度。如十年前发布空气质量 API 指数可能与公众感受的空气质量不够贴近,为了更加直观描述空气质量优劣,指导日常出行,管理部门启用了空气质量指数 AQI 如今公众对于空气质量指数 AQI 早已不陌生,随时掌握所处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实况,上海“空气宝宝”的诞生则更是形象帮助公众直观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公众对于蓝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得大气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空气质量改善越来越明显,监测数据获取的渠道也越来越便捷。公众的参与激发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是否满意促进了政府和管理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期望。因此提升公众参与度与满意度与环境监测管理水平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公众参与有助于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如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让广大群众与环境监测零距离接触,让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更多的人投身于环保事业中。
3.3 引入先进设备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已经逐渐走到国际前列。但对比之下,依然与西方国家存在差距。在仪器设备方面更是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种类仅有 200 多种,并且部分设备为国外进口设备,导致我国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难免遇到仪器设备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无法发挥出仪器设备的作用。因此,引入先进设备成为当前优化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监测人员需要根据我国环境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优化和完善,充分发挥出设备仪器的作用,对设备体系进行完善,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还可以合理应用智能化监测方式,对现有流程进行进一步简化,充分发挥智能化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监测要求。
3.4 完善预警系统
环境监测工作本身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服务。因此在日常展开环境监测工作时,监测人员需要对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进行优化,对突发污染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并在此基础上预防可能发生的污染事件,以此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环境监测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下,监测人员需要对现有环境监测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强化应用范围,提升数据监测的精准性和可行性,进而做好污染监测、污染防治等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打下良好基础,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同时满足生态环境要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魏同军,刘霞.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3,36(08):63-65.
[2]冯先慧,卢蕊,罗伟.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15):42-44.
[3]房宁宁,边志明,崔静,等.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J].上海轻工业,2023(0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