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党史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经验总结

作者

杜丹玉

中共怒江州委党校 云南怒江 673100

引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是奋斗史与初心践行史。党史教育作为传承党的传统、弘扬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与党的成长同频共振。它从建党初萌芽,经延安整风、新中国成立后传播、改革开放时期完善及新时代制度化发展,形成立体化教育格局。在世界大变局下,开展党史教育意义重大,是牢记初心、坚定信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梳理其历史演进、探寻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对开展党史教育、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有深远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党史教育的历史演进:从实践探索到制度成熟

早期共产党人如瞿秋白同志创立了“中国党史研究室”、蔡和森同志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以《新青年》《向导》这些报刊为阵地播撒马克思主义火种,正如李大钊所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用笔墨开辟了党史系统化研究的先河。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我们党把党史教育提升为思想建设的战略工程。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提出了“古今中外法”,它为党史研究确立了科学的方法论。到了1945 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犹如明灯照亮了全党思想航道,这正印证了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的深刻论断。当然,这一时期也标志着党史教育完成了从自发探索到自觉实践的历史性跨越。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党史教育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毛泽东选集》的广泛发行与城乡读报组的蓬勃开展,使党史教育突破了党内范畴走向社会大众。高校普遍开设的“中国革命史”课程,让青年学子们系统把握了党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春雷涌动之际,1981 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成为廓清思想迷雾的纲领文件,中央党史研究室等专业机构的组建,构建起“以史鉴今—凝聚共识—引领实践”的完整教育链条。

进入新时代,党史教育迎来了制度化发展的新纪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党史学习成为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2021 年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掀起热潮,《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权威著作更是搭建起了系统化的教材体系。2024 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最终将百年探索凝练为长效机制,“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唯有制度才能永存”,这项基础性党内法规的出台,标志着覆盖全党、辐射全社会的立体化教育格局正式形成。

二、党史教育的实践路径:多元载体和创新方法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把党史教育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抓手,通过理论引领、阵地拓展、分类施策和技术融合等多元路径,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一重要论断奠定了党史教育的思想基础。从延安时期开始,我们党就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等重要文献为党员干部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有机融合,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把握发展规律。在阵地建设方面,我们党既注重发挥党内教育主渠道作用,从延安高级学习组到现代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史的优良传统;又积极拓展了社会教育空间,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遍布全国的红色纪念馆、革命遗址成为生动的历史课堂,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机构编纂的权威党史著作为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

党史教育还采取分层施教策略,精准覆盖了不同的群体。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注重历史规律与执政能力的结合,比如延安整风解决高级干部思想问题;对于青少年,通过英雄事迹宣讲等培育“知史爱党”情感;面向群众,借助文艺作品等把党史化为“身边故事”,让党史教育接地气。

此外,党史教育还适应传播方式变革,以技术创新为赋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早期报刊、广播到新时代新媒体,党史教育不断拓展着形式,通过短视频、线上展馆、“云党课”等,这些技术创新既保留了专题报告、座谈研讨等传统形式的深度,又通过沉浸式、互动化体验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

三、党史教育的经验总结:本质规律与时代启示

百年党史教育沉淀了丰富经验,为新时代开展党史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史教育始终紧扣时代课题。延安时期,毛泽东主导延安整风,为抗战胜利筑牢思想根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主持历史决议,带领全党突破思想迷雾;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党史学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澄清历史谣言。

党史教育以历史决议为依据,坚守“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本质功能。它不回避失误,也不夸大成就,正本清源筑牢历史认知防线。

党史教育逐步走向常态化、长效化。从延安整风的集中教育,到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的理念,通过制度设计,把党史学习融入日常,成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青少年的“营养剂”、全社会的“精神钙”。

结语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党史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历经百年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形成覆盖全党、辐射全社会的制度化教育格局,党史教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史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们要深刻把握党史教育的历史演进规律,继续探索创新实践路径,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党史教育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岩.扎实做好大学生党史教育[J].群言,2025,(07):27-28.

[2]万雅静,陈述纲.党史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和有效路径[J].辽宁教育,2025,(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