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利工程 EPC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进度协同管理机制构建

作者

向元兵

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引言

与传统模式相比,EPC 总承包模式优势显著,如责任主体明确、纠纷少、施工工期短等。为保障 EPC 总承包模式下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应立足整体构建协同管理机制,强化各方合作,保障水利工程按期交付。

1 EPC 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 总承包模式是一种集中、高效的管理模式,在 EPC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材料采购、工程建设等全过程均由总承包商负责,业主仅需提出工程项目需求及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即可。此外,总承包商也可将部分专业工程分包给专业单位,但需对分包工程负责。

2 水利工程 EPC 总承包模式下进度协同管理机制构建

2.1 组织协同机制

将总承包商作为核心,构建完善的组织协同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及义务,总承包商应成立专项的进度协同管理部门,由该部门负责协调各方工作内容,并制定统一的施工进度管理计划及施工进度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业主、分包商、监理等召开施工进度协调会议,通报施工进度推进情况,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各项问题[1]。同时,建设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施工进度协同管理成效与各方绩效考核体系相结合,明确考核指标,如关键节点完成率、工期延误率等,以此为基础评价及奖惩各方工作成效。针对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协同配合良好的单位及个人,需给予奖励;针对自身因素造成进度延误、协调配合不力的单位及个人,应给予处罚。

2.2 流程协同机制

立足整体,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施工材料采购、水利工程建设等环节出发,强化各流程的优化及整合,从而构成一体化管理体系。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可借助BIM 技术展开设计方案模拟及调整,提高设计方案内容的可行性。结合施工设计变更工作要求,完善变更管理流程,提高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及变更实施环节的规范性,避免设计变更不当影响施工进度。在水利工程施工材料采购环节中,应结合施工进度要求,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及供应链管理体系。出具施工材料采购清单及采购时间表,明确施工材料采购数量、采购规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强化与供应商的沟通及协调,从而形成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施工材料供应及时、施工材料性能可靠。加强施工材料验收管理及库存管理,避免施工材料质量缺陷或库存积压影响施工进度[2]。此外,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进度计划,将施工进度计划细化到各分项工程及各施工班组中。强化施工现场的协调与管理,保障资源配置、施工操作规范合理,确保各道工序紧密衔接。并构建完善的施工进度跟踪反馈机制,实时掌握施工进度推进情况,及时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各项要素。

2.3 信息协同机制

一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依托该平台整合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信息、施工材料采购信息、施工信息、质量信息、安全信息等,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各方信息实时共享。业主可通过该平台实时掌握水利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总承包商可根据该平台掌握各环节信息,并进行相关的统筹及协调工作,分包商也可利用该平台获取施工计划、设计图纸等信息。二是制定信息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采集环节、信息传递环节及信息使用环节的规范性。明确水利工程各参与方的信息职责及信息权限,保障信息内容完整准确及时。构建水利工程施工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依托加密及授权等手段避免信息泄露或被篡改。定期展开信息平台维护及升级,保障信息平台运行可靠。三是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提高信息协同管理工作成效。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施工现场各设备、各材料的实时监控及管理;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可预测水利工程施工进度,为管理决策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施工计划进度的自动调整。

2.4 风险协同机制

水利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进度易受环境因素及社会因素影响,施工进度管理面临着诸多风险,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化、市场波动等,应构建风险协同机制,强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及风险监控,从而保障施工进度。

一是建设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体系,定期组织水利工程各施工方展开风险识别及评估,结合风险影响程度及发生概率,明确风险等级,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预案。例如,针对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应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针对施工材料价格上涨等市场风险,应利用签订长期合同等手段加以应对[3]。二是建设风险监控及预警机制,加强风险因素变化情况跟踪,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依托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风险相关信息收集及分析,强化风险动态监控。如风险达到预警阈值,应及时通知各方处理,从而避免风险引起实际损失。三是建设风险共担机制,明确风险应对中各方责任及义务。同时在合同中明确风险分担原则及风险分担方式,针对不可抗力等无法预见风险,需秉持公平合理的原则,由各方共同进行承担;针对一方过错引起的风险,需由责任方自行承担。通过风险共担可进一步提升各方风险意识及风险应对能力,从而形成风险协同管理合力,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轻风险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进度协同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内容,应从组织协同机制、流程协同机制、信息协同机制、风险协同机制角度出发,构建协同管理机制。在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也应结合项目情况,加强协同管理机制优化及调整,从而满足不同水利工程特点及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晓飞,王广巍,张传航.EPC 总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一体化相关问题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2024,43(02):38-41.

[2]郑祖杰,杨智,杨怀栋.水利工程 EPC 总承包管理模式浅析[J].四川水利,2023,44(04):161-163+178.

[3]程辉.浅析水利工程 EPC 工程总承包招标工作[J].四川水利,2023,44(0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