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省级卫视时政新闻如何应对挑战
王文
吉林广播电视台
一、引言
时政新闻作为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反映社会热点的重要职责。然而,随着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为平台载体进行传播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省级卫视时政新闻的传统优势受到了冲击。新媒体以其即时性、互动性、个性化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受众,导致省级卫视新闻节目整体收视率下降、影响力减弱。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省级卫视时政新闻如何应对挑战,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省级卫视时政新闻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速度滞后
新媒体具有即时传播的特点,能够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甚至实时直播。而省级卫视时政新闻通常有固定的播出时间,新闻采编、审核、播出等流程固化繁琐,导致新闻信息的发布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二)内容呈现形式单一
传统的省级卫视时政新闻在内容呈现上往往比较单一,多以文字播报、画面剪辑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新闻报道大多围绕会议、领导活动等展开。而新媒体平台上的时政新闻则形式多样,包括短视频、动画、H5 等,能够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新闻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三)受众群体流失
由于传播速度滞后和内容呈现形式单一等原因,省级卫视时政新闻的受众群体逐渐流失。特别是年轻一代受众,他们更习惯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省级卫视时政新闻的受众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受众结构单一,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受众的数量也可能会逐渐减少。
(四)舆论引导难度加大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其中不乏虚假信息、谣言等。这些信息的传播会干扰正常的舆论秩序,给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省级卫视时政新闻的重要职责就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一旦虚假信息扩散开来,省级卫视时政新闻再进行澄清和引导,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三、省级卫视时政新闻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传播理念落后
部分省级卫视在时政新闻传播理念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过于强调新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忽视了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上级的要求和宣传任务,而没有充分考虑受众的兴趣点和接受习惯,导致新闻内容与受众的需求脱节。
(二)技术储备不足
与新媒体平台相比,省级卫视在技术储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闻采集、制作、传播等环节,仍然依赖传统方式方法,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例如,在新闻采集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挖掘新闻线索;在传播方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新媒体传播渠道,无法实现新闻内容的多平台分发。
(三)体制机制束缚
省级卫视作为传统媒体,受到体制机制的束缚较多。在新闻报道的选题、审核、播出等方面,存在着较为严格的规定和流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的创新性。同时,省级卫视在市场竞争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不足,难以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和需求。
四、新媒体时代省级卫视时政新闻的发展策略
(一)创新内容形式,提升新闻吸引力
内容是新闻的核心,省级卫视时政新闻要想在新媒体时代立足,必须创新内容形式,提升新闻的吸引力。一方面,要丰富新闻题材,除了报道会议、领导活动等传统内容外,还要更多地关注民生热点、社会问题等受众关心的话题,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报道方式,采用更加生动、形象、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新闻内容。
比如,在报道政府工作报告时,可以制作 H5 页面,将报告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可视化呈现,让受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在报道民生政策时,可以邀请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访谈,解答受众疑问,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加强技术应用,提高新闻传播效率
省级卫视要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提高新闻传播效率。在新闻采集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受众的兴趣点和需求,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运用无人机、移动直播设备等进行新闻采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在新闻制作方面,采用 VR、AR 等技术制作新闻节目,让受众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闻编辑和审核,提高工作效率。在新闻传播方面,建立完善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将新闻内容及时分发到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多平台传播,扩大新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例如,省级卫视可以开发自己的移动端新闻 APP,通过 APP 向用户推送最新的时政新闻,并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时政新闻短视频,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
(三)拓展传播渠道,实现融合发展
省级卫视要打破传统的传播渠道限制,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利用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先进的传播技术,扩大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例如,与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开设新闻专栏、进行联合直播等。另一方面,要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培养自己的粉丝群体。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发布时政新闻、互动交流、开展活动等,增强与受众的粘性。同时,要实现内容、渠道、平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的传播体系。
(四)强化互动性,增强受众参与感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点,省级卫视时政新闻要强化互动性,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可以通过微信留言、微博评论、直播弹幕等方式,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受众的关切。还可以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如新闻征集、有奖问答、座谈会等,吸引受众参与到时政新闻的制作和传播中来,提高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人才是省级卫视时政新闻发展的关键,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在新闻采编、制作、传播等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引进高素质人才,包括新媒体运营人才、技术人才、策划人才等,为省级卫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五、结论
新媒体时代给省级卫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省级卫视时政新闻更要正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积极转变传播理念,创新内容形式,加强技术应用,拓展传播渠道,强化互动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省级卫视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更好地发挥其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2] 喻国明。传播学引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 方师师。新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路径 [J]. 新闻与写作,2022 (05):45-48.
[4] 张明新。省级卫视时政新闻的困境与突围 [J].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 (08):156-159.
[5] 王宇琦。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时政新闻的发展策略 [J]. 新闻爱好者,2020 (12):78-80.
[6] 陈昌凤。新媒体革命:通向未来的生存逻辑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