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鄂德森

广东中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 524400

引言:预应力技术作为现代桥梁施工的核心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或钢筋构件中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改善结构受力状态,增强桥梁承载能力,抑制裂缝发展,并提升耐久性。在市政路桥施工中,合理应用预应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优化材料使用和降低维护成本,因此,对其施工应用进行系统探讨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一、市政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概述

(一)预应力技术概念

预应力技术是指在桥梁混凝土或钢筋构件中施加经过精确计算的拉力或压应力,使结构在使用阶段能够维持理想受力状态。这种施工技术可以改善桥梁的抗弯、抗剪性能,提升结构承载力,并延长构件服役寿命[1]。在市政路桥工程中,施工单位通常采用预拉伸预应力和后张拉预应力两种形式,以适应不同桥型和跨径的设计需求。预应力筋布置方式、张拉力大小以及锚固位置均需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安排,保证结构整体性能与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提高桥梁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二)技术原理

预应力技术的核心在于在混凝土构件中形成反向应力,使结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保持压应力状态,优化受力分布。工程师需根据桥梁设计荷载计算预应力筋的数量、规格及张拉力大小,确保混凝土在承受弯矩和剪力时裂缝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合理布置预应力筋和张拉力,能够改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保证桥梁各构件受力均匀。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精确的预应力设计和施工执行能够使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结构性能,提高整体安全性与抗疲劳能力。

(三)技术特点

预应力技术在施工中具有高效率、施工安全性好和材料经济性明显的特点。施工单位可在工厂完成梁体或构件的预应力筋布置、张拉及养护工作,现场仅需安装、锚固和孔道压浆,施工工期大幅缩短。钢筋和混凝土用量得到优化,降低材料消耗和成本。施工过程中,张拉力、锚固端和孔道压浆密实度均可严格控制,实现桥梁结构质量精确管理。桥梁构件在服役阶段能够维持理想受力状态,显著提升结构耐久性和长期安全运行水平,满足城市道路交通对桥梁可靠性的严格要求。

二、市政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要点分析

(一)选材与施工准备

市政路桥施工中选材是确保预应力技术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施工前需严格选用高强度钢筋或高性能钢索,并对其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和抗腐蚀性能进行详细检测,保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混凝土材料也需进行配合比试验,确保其抗压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达到预期标准。施工准备阶段,应对模板、支架、张拉设备及其他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检查和校验,确保各项设备运转正常、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场地布置需合理安排材料堆放、运输通道及施工工序,以避免作业冲突,提高施工效率[2]。充分的施工准备能够为后续预应力钢筋张拉、孔道压浆及混凝土浇筑提供稳定条件,降低施工误差风险,同时提升桥梁施工整体质量和结构安全性。

(二)预制箱梁与支架搭设

在市政路桥中,预制箱梁施工结合预应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结构精度。箱梁在工厂完成钢筋布置、张拉和养护后运输至现场安装,确保构件质量稳定且受力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支架搭设是保证预制箱梁安全安装的关键环节,支架必须稳固、承载能力充分,并考虑梁体重量、施工荷载及张拉力传递路径。支架搭设过程中需保证支点布置合理,避免结构倾斜或局部受力不均。安装过程中应采取精确测量方法,确保箱梁水平度、纵横向位置和预应力筋锚固位置符合设计规范。合理的支架搭设和施工操作能够保障预应力效果充分发挥,减少施工误差,提升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为下一步张拉和混凝土施工

提供可靠条件。

(三)张拉及穿索控制

张拉施工是预应力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决定桥梁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施工中需严格控制张拉力大小、张拉顺序和张拉时间,以确保预应力筋充分发挥设计效应,避免局部应力集中或钢索滑移。张拉过程中应使用高精度张拉设备,并配合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确保实际张拉力与设计值一致。穿索施工要求钢索在孔道内布置顺直、无扭结,孔道内需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以保证压浆均匀填充。孔道压浆施工必须使用优质水泥浆和高压泵设备,控制浆液流动速度和密实度,使钢索与混凝土充分结合,形成良好预应力传递。严格执行张拉及穿索控制程序,可以保证市政路桥各构件受力均匀,减少裂缝产生,确保桥梁长期稳定运行和结构安全。

三、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作用

(一)提高结构承载力

桥梁承载力提升是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核心目的之一。在市政路桥施工中,施加预应力能够改善混凝土和钢筋构件的受力状态,使结构在行车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保持均匀应力分布,显著增强桥梁抗弯、抗剪及抗疲劳能力。某市政跨径为35 米的连续梁桥,应用后张拉预应力技术后,梁体在满载行车情况下保持裂缝宽度小于设计允许值,同时结构变形控制在设计限值以内,保证了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预应力技术还能有效分散局部荷载集中问题,避免桥梁局部损伤,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为城市道路交通提供长期可靠的保障[3]。

(二)控制结构裂缝

裂缝控制是桥梁耐久性的重要指标。预应力技术能够在混凝土构件中形成压应力,有效抵消使用荷载引起的拉应力,使裂缝宽度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精确布置预应力筋、控制张拉顺序和张拉力,可保证桥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保持良好性能。某市政跨河桥梁采用预应力箱梁施工,施工完毕后检测显示主要受弯段裂缝宽度小于0.3 毫米,混凝土应力分布均匀,满足桥梁长期服役要求。合理的预应力布置与施工操作有效降低了后期维护频率,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同时保证行车安全和桥梁结构完整性。

(三)改善施工效率

施工效率提升是预应力技术的显著优势。市政路桥中,预制构件可在工厂完成钢筋布置和预应力张拉,然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快速安装和锚固作业,缩短现场施工周期。某市政高架桥采用预制预应力梁后,现场安装速度达到每天完成 2-3 跨梁的施工效率,相较传统现浇工艺大幅节省工期。施工设计优化减少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同时确保结构安全性,实现施工经济性与效率兼顾。预应力施工工艺能够有效解决现场施工难题,保证桥梁结构受力均匀,支持城市道路快速建设和高质量运行。

四、结论

市政路桥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桥梁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有效控制裂缝发展,保证桥梁在长期荷载和环境作用下保持稳定性能。合理选择材料、进行预制构件施工、实施张拉控制和孔道压浆等技术措施,是实现预应力效果的关键环节。典型案例显示,预应力技术在施工效率、材料节约和结构安全性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桥梁高质量建设和城市交通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凌聪. 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2):89-91.

[2] 刘德明. 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优化应用策略[J].居舍,2021,(36):49-51.

[3] 孔涛. 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24):1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