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特征分类指导下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况改善评价
何丽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法,能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但随着透析的进行,患者机体功能逐渐下降,肾性营养不良状态持续加重,透析质量随之降低[1],因此,在透析期间需配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多存在内容简单、模式单一等不足,未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性格特征分类指导下护理是基于性格特征分类,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提供个体化心理支持,符合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2]。本文旨在分析性格特征分类指导下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以 50 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分析对象,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25 例为一组。对照组中 14 例男性和 11 例女性,患者年龄 42~78(60.34±5.54)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其他肾病=10/8/7 例。观察组男/女=15/10,年龄41~76(60.19±6.12)岁,糖尿病肾病11 例,高血压肾病7 例,其他肾病7 例。两组一般资料存在可比性, P>0.05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并规律血液透析;(2)沟通正常,接受性格特征评估分类;(3)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1)合并焦虑症或抑郁症;(2)意识不清;(3)伴发恶性肿瘤等躯体其他严重性疾病。
1.3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定期检测患者心率、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评估体液平衡状态,遵医嘱执行透析方案,定期检查导管或动静脉瘘,叮嘱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严格控制蛋白质、磷、钾的摄取量,介绍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
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观察组联合性格特征分类指导下护理。首先,应用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评估患者的性格特征并进行分类,再实施对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具体分类和护理方法如下:①外向型(E)。这类患者喜欢和他人互动,因此可以多为其创造社交机会,鼓励患者之间互动,营造愉悦的治疗环境;②内向型(I)。这类患者喜欢独处,应创建安静的治疗环境,尊重个人隐私,提供独处空间和时间,鼓励患者适时在护理团队中分享担忧和感受;③感觉型(S)。这类患者比较注重细节,需为其提供比较清晰的指导和信息,强调具体事实,注重护理细节;④直觉型(N)。这类患者重视抽象概念,以及关注未来可能性,应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积极探索新方法; ⑤ 思考型(T)。这类患者非常注重逻辑,提倡客观判断,应为其提供具有逻辑性的客观性解释,充分运用数据和强调事实;⑥情感型(F)。这类患者比较关心其他人的感受以及价值观,应对他们的情感、价值观表示尊重,并耐心倾听,适时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⑦判断型(J)。这类患者喜欢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有组织有计划,应为其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治疗计划,并帮助其逐一实现;⑧知觉型(P)。这类患者比较灵活和开放,喜欢新事物,爱探索,但容易拖延决策,护理过程中应灵活应对其需求,尊重其自主权和选择权。
1.4 分析指标
(1)营养指标。分别在干预前、干预三个月后采集患者5ml 空腹静脉血,以每分钟3000r 速度离心 10 分钟后,提取上层血清,保存于-80℃环境中,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ADVIA2400;厂家:德国西门子公司)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并利用全血测定血红蛋白水平。
(2)护理满意度。护理活动结束后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8.0 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
)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n(%)]采取χ2检验, P<0.05 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可见,干预前两组营养指标水平差异较小, P>0.05 ,干预三个月后,两组各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8.25±4.17)分高于对照组(79.51±3.36)分,t=8.160, P<0.05 。
表1 营养指标

注:a表示与本组干预前对比,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肾脏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属于替代疗法,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但透析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较多并发症,影响身体功能,出现营养不良等多种情况,需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简单基础,围绕疾病开展,不可或缺但缺乏针对性,未充分考虑到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性格特征分类指导下护理根据性格特征评估和分类结果,施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3],研究中观察组联合该护理方法,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更满意,表明性格特征分类指导下护理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明显,具体原因在于,性格特征分类指导下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涉及有效的沟通、科学的支持策略[4],如此状态下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医护人员的建议,包括治疗建议、营养建议,进而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性格特征不同的患者,应对治疗和疾病时,心理应对方式不同[5],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调整患者心理状态,间接促使其保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性格特征分类指导下护理能有效改善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令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张亭亭,许贤荣,许静,等.老年慢性肾衰竭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脆弱程度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4):64-68.
[2]周春梅,卫志琴.心理护理干预与自我管理支持在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安徽医专学报,2025,24(3):66-68.
[3]左建媛.性格特征分类指导下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4,35(4):101-103.
[4]周细宁,吴小燕,李华林,等.心理控制源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反刍性沉思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9(14):40-42.
[5]郭振,张盼盼,任双双.心智觉知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韧性、心智觉知度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23,2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