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张润铎

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摘要: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探讨创新管理模式可提升工程效率、降低成本、增强质量控制。通过分析现有管理模式不足,研究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大数据、物联网等,提出针对性创新策略,以推动土木工程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随着科技进步,土木工程领域面临新挑战与机遇。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工程需求,信息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研究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能有效解决管理难题,提高工程整体效益,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

在当前中国的土木工程领域,信息化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众多、规模庞大,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高效管理的需求。在管理技术方面,部分企业开始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如项目管理软件,用于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的管控。然而,这些系统的应用往往不够深入和全面。例如,在项目进度管理中,虽然能够制定计划并跟踪,但对于复杂的工序衔接和资源调配的动态优化能力不足。很多时候,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多变,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计划与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影响整体项目进度。从信息共享的角度看,土木工程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流通存在障碍,数据格式不统一、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推行检测机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检测机构设立的必备条件。各省、直辖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都已将推行试验室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2.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要素

2.1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中国的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创新中,新技术的应用是关键因素之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通过在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等物体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施工环境、设备运行状态和材料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如大型塔吊设备,一旦出现异常运行状态,可以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减少设备故障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也是重要的创新驱动力。BIM模型涵盖了建筑的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和功能信息等多维度数据。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避免设计冲突。

2.2创新管理理念探讨

在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创新中,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引领变革的核心。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来看,土木工程不应只关注建设阶段,而应涵盖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直至拆除的全过程。在设计阶段,除了传统的设计要求,还要考虑如何在设计中融入信息化元素,以方便后续的施工管理和运营维护。这意味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将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的工作流程和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例如,在项目招标阶段,业主可以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发布项目需求,各参与方可以在平台上提交投标文件、进行在线评标等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各方可以在平台上共享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信息,实现协同工作。风险管理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土木工程建设面临着众多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

2.3人才队伍建设需求

在中国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创新的进程中,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支撑。从技术能力需求方面来看,相关人员需要掌握多种信息化技术。例如,掌握BIM技术的人员不仅要熟悉软件操作,还要能够将BIM模型应用于项目的各个阶段,从设计协调到施工管理再到运营维护。掌握物联网技术的人员要能够进行传感器的选型、安装和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以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相关人才要能够构建数据挖掘模型,运用算法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如预测工程成本、优化施工进度等。在跨学科知识储备方面,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除了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知识。例如,在处理建筑智能化系统时,需要了解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知识,以便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信息交互。在进行项目管理信息化时,要懂得信息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构建有效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确保项目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安全。

3.创新模式实施策略

3.1制度与标准的建立

在中国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创新模式的实施中,建立健全的制度与标准是保障创新顺利进行的基石。从管理制度方面看,需要建立针对信息化管理流程的制度。例如,规定项目信息的录入、更新、存储和共享的流程与规范。明确各参与方在信息化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信息管理中的混乱和推诿现象。对于项目中的重要数据,如涉及工程安全和质量的数据,要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和安全访问控制等方面的规定。同时,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对各参与方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激励各方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创新。

3.2技术平台的搭建

搭建技术平台是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创新模式实施的关键环节。首先是建立集成化的项目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应整合项目管理的各个功能模块,如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在进度管理方面,平台能够实时展示项目的进度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通过甘特图、网络图等可视化方式直观地反映工序的先后顺序和时间节点。对于质量管理,平台可以记录质量检验标准、检验结果等信息,实现质量问题的跟踪和整改。在成本管理模块,能够进行成本预算编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在安全管理方面,平台可以集成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记录、安全事故处理等功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3.3实施效果评估方法

在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创新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实施效果评估方法至关重要。从项目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来看,要对比项目的实际成果与项目初始设定的目标。在进度方面,评估实际工期是否与计划工期相符,如果出现工期延误,要分析是由于信息化管理模式本身的问题,还是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的。例如,如果是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进度跟踪模块不准确,导致无法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那么就需要对该模块进行改进。在成本方面,比较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分析成本偏差产生的原因,判断信息化管理是否有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成本分析功能,查看成本超支是否是由于资源浪费或者成本预算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

结束语: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现状分析、创新要素研究及实施策略制定,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未来需持续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创新模式,推动土木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雪.信息化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与评估中的创新应用[J].办公自动化,2025,30(04):1-3.

[2]胡新贺,程刚.土木工程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J].江苏建材,2024,(04):150-151.

[3]刘洋.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J].陶瓷,2024,(07):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