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资源在早期与学前教育融合中的应用探索
木尼热•阿布来提 组丽皮亚•斯玛依力
昌吉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
摘要:探讨数字化资源在早期与学前教育融合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创新、学习体验优化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可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也面临资源适配、教师能力等问题,需针对性解决以实现更好融合。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早期教育;学前教育;教育融合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早期与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引入数字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其能为幼儿提供多元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如何有效将数字化资源与该阶段教育融合,仍需深入探索。
1.数字化资源在早期与学前教育融合中的应用价值
学前教育是我国人生教育第一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数字化资源在早期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具有多方面不可忽视的价值。在知识传授方面,它能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教育内容,例如通过动画、儿歌、故事等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以汉字学习为例,数字化资源可以展示汉字的演变动画,让学前儿童更易于理解汉字的起源和结构,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在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上,数字化资源提供了互动性的学习体验。儿童可以在一些数字游戏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像一些拼图游戏的数字化版本,儿童需要通过拖动和拼接图形来完成拼图,这过程中他们需要思考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数字化资源在早期与学前教育融合中面临的问题
2.1资源适配性不足
在早期与学前教育中,数字化资源适配性不足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从儿童年龄阶段的适配性来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数字化资源往往缺乏精准的年龄分层。例如,一些标明适合学前儿童的数学学习软件,可能对于小班的儿童来说过于复杂,涉及到的数学概念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而对于大班的儿童来说又可能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其次,地域文化适配性也存在问题。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但很多数字化资源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内容上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儿童可能更需要与本民族文化相关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像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但这类资源在现有的数字化资源库中所占比例较小。
2.2教师应用能力有限
教师在数字化资源与早期和学前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有限,这对教育融合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技术操作方面,部分教师对数字化设备和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例如,一些新型的智能教学设备,如互动电子白板,其功能多样且操作相对复杂,教师可能仅仅掌握了基本的书写和展示功能,而对于更高级的互动功能,如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游戏设计、实时数据分析等功能则知之甚少。这就限制了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充分利用。在教育理念方面,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字化资源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他们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传统的教材和教具已经足够满足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没有积极探索数字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方式。这种观念的滞后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主动引入数字化资源,影响了数字化资源在早期与学前教育中的融合深度。
2.3家园共育协调困难
家园共育协调困难是数字化资源在早期与学前教育融合面临的又一问题。一方面,家长和幼儿园在数字化资源的选择和使用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幼儿园可能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选择了一些数字化资源用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家长可能并不了解这些资源的价值和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家长和幼儿园在数字化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沟通不畅。幼儿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数字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后,无法及时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使用效果反馈给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让孩子使用数字化资源时,也没有将孩子的使用体验和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幼儿园。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家园之间无法针对数字化资源的使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调整。
3.推动数字化资源与早期和学前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
3.1加强资源建设与筛选
加强资源建设与筛选对于推动数字化资源与早期和学前教育深度融合至关重要。在资源建设方面,需要针对早期与学前儿童的特点进行定制化开发。例如,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开发出不同层次的数学启蒙资源。对于小班儿童,可以开发以认识数字、简单图形为主要内容的互动游戏资源,通过简单的触摸、点击操作让儿童在游戏中认识数字和图形;对于中班儿童,则可以开发一些涉及数字运算、图形组合的动画资源,以更复杂的情节和任务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大班儿童,可以打造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解谜游戏资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是促进数字化资源与早期和学前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策略之一。在技术培训方面,幼儿园和相关教育部门应提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常见数字化设备的操作技巧,如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让教师熟练掌握设备的各种功能,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设备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学会利用平板电脑中的绘图软件指导儿童进行绘画创作,利用智能电视播放适合儿童观看的教育视频等。同时,还要培训教师掌握数字化资源的整合能力,如如何将多个不同来源的数字化资源整合到一个教学方案中。在教育理念更新方面,要引导教师认识到数字化资源在学前教育中的巨大潜力。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等活动,让教师了解数字化资源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3.3强化家园合作机制
强化家园合作机制是推动数字化资源与早期和学前教育深度融合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建立统一的资源使用标准方面,幼儿园和家长应共同协商确定适合儿童的数字化资源类型和使用规范。在加强沟通与反馈方面,要建立多种沟通渠道,确保家园之间信息的及时传递。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在园使用的数字化资源情况,包括资源的内容、使用效果以及孩子的学习进展等;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向幼儿园反馈孩子在家使用数字化资源时遇到的问题、兴趣点以及改进建议等。通过这种双向的沟通与反馈,家园双方能够更好地协调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结束语:数字化资源与早期和学前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采取有效策略,如加强资源建设、提升教师能力、强化家园合作等,能推动二者深度融合,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姝,左雨欣.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智慧幼儿园建设SWOT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5,27(01):133-140.
[2]胡晓,瞿畅,杨欣雨.“数字中国”背景下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48(02):208-219.
[3]陈琳,周由游,林瑨.数字技术在学前教育的应用现状、面临挑战与对策建议——基于199份幼儿园案例的研究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22):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