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实现策略研究
刘林英
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摘要:本文针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深入探讨其规范化、标准化的实现策略。通过剖析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完善制度、加强人员培训、运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旨在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为医院运营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实现策略
一、引言
在医疗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院档案涵盖了医疗、科研、行政等多方面信息,是医院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数据支撑。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保障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为医院的决策制定、医疗质量评估、科研创新等提供可靠依据,进而推动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实现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档案内容丰富多样
医院档案包括病历、医疗设备、科研项目、人事和行政后勤档案等。病历档案记录诊疗过程,医疗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信息,科研项目档案保存科研成果,人事和行政后勤档案支持内部管理。这些档案资料是医院发展的信息基础。
(二)档案管理方式逐渐转变
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医院从纸质档案转向信息化管理。一些医院采用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档案电子化,提高了查阅效率,并减少了纸质档案的空间占用和损坏问题。但医院间信息化水平不一,基层医院仍多依赖手工管理。
(三)档案管理受到一定重视
医院管理层逐渐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上有所增加。部分医院设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了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并加大了对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的投入,如购置档案密集架、安装档案管理软件等,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三、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一些医院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但部分制度内容不够细化,缺乏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例如,在档案的收集环节,对于各类档案的收集范围、时间节点和责任人规定不清晰,导致部分档案收集不及时、不完整。在档案的借阅制度中,对于借阅权限、借阅期限和归还要求等规定模糊,容易造成档案丢失或损坏。
(二)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并非档案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的分类、编目、归档等操作不够规范,影响了档案管理质量。同时,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枯燥,人员流动性较大,新入职人员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工作,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一些医院推进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但存在信息化系统功能不完善、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部分档案管理系统仅实现了简单的档案录入和查询功能,缺乏对档案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功能。在数据安全方面,一些医院网络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遭受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风险,威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实现策略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1.细化档案收集制度
明确各类档案的收集范围,制定详细的收集清单。例如,对于病历档案,要规定从患者入院登记到出院结算各个环节产生的资料收集要求;对于科研项目档案,要涵盖项目申报、研究过程、成果验收等全流程资料。同时,明确收集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建立定期检查和催缴机制,确保档案收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规范档案整理制度
制定统一的档案分类标准和编目规则。根据医院档案的特点,可按照档案类型、年度、科室等维度进行分类。在档案编目方面,规范档号编制、目录格式等内容,使档案整理工作有章可循,便于后续的查找和利用。
3.健全档案借阅制度
明确借阅权限,根据不同人员的工作需求设定相应的借阅级别,如普通员工只能借阅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非机密档案,而医院管理层和特定部门人员可借阅更高权限的档案。规定借阅期限,一般档案借阅不超过一定天数,重要档案借阅需严格审批且缩短借阅时间。建立借阅登记和归还检查制度,确保档案借阅安全。
(二)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1.开展专业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内容包括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管理法规政策、档案信息化技术等。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提升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进行实操技能培训
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操作环节,如档案分类、装订、信息化系统操作等,开展实操培训。通过现场示范、模拟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鼓励继续教育和交流学习
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课程,获取更高层次的档案管理专业学历或证书。组织管理人员到档案管理工作先进的医院进行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三)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1.升级档案管理系统
选择功能完善、兼容性强的档案管理系统,除基本的档案录入、查询功能外,增加档案数据分析、备份恢复、权限管理等功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例如,通过对病历档案的数据分析,了解疾病谱分布、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等,为医院科室设置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2.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多重数据安全防护措施。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防止外部网络攻击。对档案数据进行定期备份,采用异地备份和多种存储介质备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在遭受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同时,加强对内部人员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
五、结论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细化各个工作环节的标准和流程;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数据安全性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在未来,随着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还需不断适应新的需求,持续优化管理策略,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档案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窦凤伟.新医改环境下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探析[J].黑龙江档案,2024,(05):261-263.
[2]郭丽.新时代公立医院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探究[J].黑龙江档案,2024,(04):265-267.
[3]邓玲玲.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大众标准化,2024,(15):143-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