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冯露露 霍星辰 蔡进 王英杰 贺瑞瑞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引言
煤矿生产运营体系当中,机电设备属于关键支撑要素,它的运维品质直接关联到生产效率,作业安全以及经济效益,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之后,对机电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机电管理变得越发重要起来,目前煤矿机电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亟须借助系统性方案加以改良。
1 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方面
设备老化是最突出的问题。煤矿机电系统一直处在严峻工况和长时间高强度不间断运作的双重打击之下,致使整体老化速度不断加快,一些核心部件诸如采煤机、运输机之类存在超时使用情况,重要配件损耗速度提高,运作精准度大幅下跌,生产效率降低而且设备毛病比率上升,事故发生概率增大,老旧运输机为例,它用的运输链条长期受磨损作用,链子强度变小,在转动的时候突然断裂的事情就有发生危险,这会使运输中途停滞不前从而给工作时间节奏带去影响并且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
煤矿设备维护管理有明显漏洞。当下多数企业采用“被动应对”运维模式,未形成系统、有计划的定期检查和预防性保养制度。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轻视日常维护,导致潜在风险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加快设备老化。维修时,技术人员仅针对故障部分局部修理,未对设备整体运行状况全面评估和综合检修,造成故障频发。此外,备品备件储备不充分或质量不佳,降低了维修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1.2 人员方面
操作技能不足。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专业性和技术依赖性强,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要求高。部分煤矿企业机电运维人员文化素养低,未经过系统技能培训,对设备结构原理、功能特点及操作规程认识浅薄,实际操作易误操作,既影响设备性能,又有安全隐患。如采煤机,少数操作人员开机前未按规定全面检查,致设备带病运转,加快损耗、缩短服役时长。
目前,机电设备运维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一些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于煤矿生产当中存在的风险认识严重不足,从而会产生一种侥幸的心理,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忽视相关安全的规定,存在不少的违章作业与违章指挥的现象,尤其在对设备进行检修的时候,并未执行相关的断电,验电以及悬挂警示标志等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定,从而引发触电事件,在设备正在运转时,并无人看管或者做一些与自身职务不相关的事情,就不可能及时察觉并妥善解决设备的故障情况。
2.3 制度方面
现行制度体系存在明显不足。部分煤矿企业机电管理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规范框架,多为原则性指导,对设备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如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报废等)具体操作规程描述粗略,导致实际执行缺乏明确依据。设备采购环节缺乏统一选型标准和严格审批程序,易出现物资与生产需求不匹配或产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设备退役处理缺乏科学评价机制和规范操作流程,使得应继续使用的设备被提前淘汰,严重磨损的设备却超期服役。
制度执行不到位。虽说有些煤矿企业已大致形成起比较全面的机电经营结构,不过在实际运行时依然存在着落实不够到位的情形,缺少有力的监督手段和绩效评定体系,有关规定的约束力便很难得以彰显,一些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对这些规章制度缺少应有的敬畏之心,违规情况不易得到即时遏制,并且得不到严厉的责任追究,久而久之制度便成为空洞的形式主义,在设备定期检修这一环节,因为缺少监管,致使保养工作常常无法依照预定计划开展下去,因而所设定的目标也就难以达成。
3 解决煤矿机电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设备管理
设备更新计划要科学制订,煤矿企业要兼顾生产需求和现有设备状况,规划全面的更新计划,先淘汰落后产能装置,再引进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新型设备,在采购时,要严格执行行业规范和审批流程,保证所选设备符合质量标准,而且具备良好兼容性,还要对供应商资质开展严格考察,选出信誉好、技术强的合作伙伴,形成长久合作关系,从而保证设备供应稳定,后续服务水准。
要着力塑造起科学完备的设备运维管理架构,形成起一套系统的设备检修准则,清楚各类设备的维护时延,检测要素和技术指标,推行预防性维护形式,定时执行全面巡查保养,尽早解决潜藏的故障风险,加大对维护人员的专业训练和监管强度,优化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保证维修操作的正规性与可靠度,还要完善备件存储制度,妥善规划存储方案,保证备件品质优良,达成迅速供应,进而全面改善设备维护的总体水平。
2.2 提高人员素质
要想提升煤矿企业的运作效率,关键是要创建起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可以建议企业定时举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和技术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详细讲述设备的构造原理,技术参数,操作流程以及保养等内容,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改进培训成果,而且要请行业专家或者设备供应方的技术骨干前来授课,随时传递最新的技术消息和先进的经营经验,还要促使员工自行学习,给企业购买有关书籍并给予相应的支撑,以此来全方位地加强员工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
加强安全意识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依靠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提升员工的安全认识水平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晰各个岗位的责任,创建起奖励与惩罚并存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给予处罚,营造出一种全员参与,共同守护的安全文化环境。
2.3 完善管理制度
形成系统化管控机制,按照煤矿企业运行特性,创建起包含设备整个生命时期的机电管理架构,细致化设备购置,装置调试,运维管理和报废处理等各个部分的操作规则,制度制定要着重精确性,实际用途以及可操作性,保证执行时的规范性,还要依照行业趋向发展情况和公司战略目的,灵活调整有关规章制度,提升其科学性和匹配度。
要提升制度执行力,就要打造高效的监管和评估体系。建议设置专门的专职监督部门,定时对机电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展开审计和评价,尽快找出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把制度落实效果当作员工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对于那些严格遵守规定并且成绩优良的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严厉惩罚,以此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切实执行。
2.4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在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方面,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企业应当创建起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系统地向员工传授机电设备方面的安全知识,还要督促员工认真遵照操作规程,保证作业流程规范有序,要大力培育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安全氛围,促使员工始终保持警惕的状态,积极去查找潜在的隐患,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当突发状况出现的时候,可以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高效地应对并尽可能地减小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风险。
结语
煤矿机电管理属于牵涉诸多领域的综合型重要工作,它的改进升级要依靠系统性整合并推动,本项研究目的在于给煤矿机电管理水准提升给予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引,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机电管理机制的革新改良,全面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效能,促使煤炭行业达成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勇,王瑞军.煤矿机电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矿业技术,2023(6):123-125.
[2]张华,李晓辉.煤矿机电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矿业工程,2023(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