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模式创新及规范化发展研究
周朝晖
满洲里市教育局综合保障中心 内蒙古满洲里市 021400
1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
1.1 实现税收工作全方位发展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助于推进税收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通过明确各级政府的税收权限和责任,实现税收征管的标准化和高效化,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同时,改革还能促进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和征管模式的优化,提升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实现税收工作的全方位发展。
1.2 强化政府职能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优化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税收分配关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等职能。此外,改革还能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财政支出的优化配置。
1.3 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行财政税收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不适应、不完善的问题。例如,税收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相匹配、税收征管效率不高、税收政策不够灵活等。通过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前沿
2.1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起点 放权让利
2.1.1 放权让利的意义与效应
放权让利作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多重意义和效应。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更加了解地方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能够更加精确地配置财政资源,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和提高财政效益。通过减少政府对企业和个人的干预和限制,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2.1.2 放权让利的实践成果
放权让利作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起点,已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例如,取消了一系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加快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速度和规模,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推动了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再划分,明确了财政权责的边界和责任划分。这些成果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2.2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突破 分税制改革
2.2.1 分税制改革的核心目标
分税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权责关系,建立起合理的财政分权和协作机制。通过将税收收入和支出责任分离,确保地方政府能够按照自身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自主决策和合理运用财政资源,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升。
2.2.2 分税制改革的突破体现
分税制改革的突破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划分的改革上。通过重新划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份额和分配机制,使地方能够依据自身情况和经济特点,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这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满足基层公共服务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分税制改革还有助于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减少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2.3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 公共财税制度的构建
2.3.1 公共财税制度的创新内容
公共财税制度的构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内容:一是财政管理制度的创新,包括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完善;二是税收征管制度的创新,包括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提升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等方面的措施;三是纳税人服务和权益保护制度的创新,包括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遵纳度等方面的措施。
2.3.2 公共财税制度的创新意义
公共财税制度的构建对于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与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提升财政税收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减少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它有助于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增强纳税人的遵纳度和满意度,促进税收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 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策略
3.1 完善财政收入分配机制
完善的财政收入分配机制是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合理调整税收收入在政府间分配的比例和方式,确保各级政府都能获得合理的财政收入。同时,还应加强税收征管力度,防止税收流失和逃漏现象的发生。
3.2 优化税制结构
优化税制结构是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调整和完善税种结构和税率水平。例如,可以逐步取消或降低对部分行业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加大对高污染、高能耗等行业的税收调控力度;同时,还可以探索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3.3 强化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
随着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因此,应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控和预警。这包括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加强债务信息共享和披露机制以及建立健全的债务应急处置机制等。
3.4 加大对财政预算核算的监督力度
加强财政预算核算的监督是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的关键环节。应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同时,还应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和监督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
3.5 切实有效解决财政税收的收支矛盾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与支出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较为突出。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应加强财政收入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大财政结构调整力度,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重点领域的支出。此外还可以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财政收支缺口。
3.6 财政税收机制改革实现综合利用规范发展
财政税收需要实现综合利用和规范发展。这意味着在改革过程中注重效率目标也要兼顾公平原则;既要推动创新也要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既要促进方式转变也要维护社会稳定大局。通过综合施策可以实现财政税收机制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完善财政收入分配机制、优化税制结构、强化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财政税收体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加大对财政预算核算监督力度、切实有效解决财政税收的收支矛盾推动财政税收机制改革实现综合利用规范发展可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社会进步事业。
参考文献:
[1]赵静.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模式创新与规范化发展[J].纳税,2023(14):16-18.
[2]李文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与规范化研究[J].财经界,2023(8):12-14.
[3]杨娟.新时期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探讨[J].中国产经,2023(2):61-63.
[4]谢沛贤.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模式创新与规范化发展分析[J].财富生活,2023(2):160-162.
[5]李孝果.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模式创新与规范化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22(2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