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策略分析
荆力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 黑龙江大庆 163000
一、引言
在现代化工厂生产进程中,工业自动化仪表作为关键设备,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精准把控,是保障生产稳定、高效运行的核心要素。然而,受复杂工况、长期运行等因素影响,仪表故障频发。深入探究常见故障并制定有效维修策略,对提升化工厂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意义重大,也是当下化工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温度仪表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
2.1 温度指示异常升高
热电阻或热电偶断路、接线端子松动、补偿导线断裂等是致使温度突然大幅升高的常见缘由。在处理此类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依据温度测量点位置与接线布局,借助万用表电阻(毫伏)档,在不同位置测量多组数据,以此快速定位故障点。若确定为热电阻或热电偶断路,需及时更换受损元件;针对接线端子松动,应紧固接线;补偿导线断裂则需更换导线。
2.2 温度指示异常降低
热电偶或热电阻短路、导线短路以及温度仪表失灵,通常会引发温度突然降低的故障。排查时,要着重关注接线口、导线拐弯处等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一旦发现短路情况,需修复短路部位或更换短路元件。若因测量元件处存在沸点较低液体导致总控指示异常,应及时清理液体。
2.3 温度波动剧烈或快速震荡
当温度出现大幅度波动或快速震荡时,若该温度参与调节,应首要检查调节系统;若未参与调节,则需重点审视工艺操作状况。比如,工艺操作中的物料添加速度、反应速率变化等都可能引发温度波动。对于调节系统问题,需对 PID 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若是工艺操作问题,则要规范操作流程,稳定工艺条件。
三、压力仪表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
3.1 压力指示突变或无变化
压力突然变小、变大或指示曲线毫无变化,多与变送器引压系统故障相关。可能是根部阀堵塞、引压管不畅、引压管内存在异常介质、排污丝堵或排污阀泄漏,在冬季,介质冻堵也是常见状况。维修时,应依次检查上述部件,清理堵塞物,修复泄漏点。对于因介质冻堵导致的故障,可采取伴热、保温等措施。
3.2 压力波动较大
压力波动大这一故障,若压力参数参与调节,应着重检查调节系统;若未参与调节,一般由操作不当所致。维修人员需与工艺人员协同合作,重新评估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行为。对于调节系统问题,要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确保压力稳定。
3.3 压力指示不准确
压力指示不准确,可能是变送器故障、测量元件损坏或零点漂移造成的。首先要对变送器进行校准,检查测量元件是否有损坏迹象。若发现测量元件损坏,需及时更换;针对零点漂移问题,可通过零点校准操作予以修正。
四、流量仪表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
4.1 流量指示值最小
流量指示值呈现最小值,可能是检测元件损坏、显示装置故障、线路短路或断路、正压室堵塞或泄漏、系统压力过低等因素导致。若流量参数参与调节,还需检查调节器、调节阀及电磁阀。维修时,要逐一排查上述部件,修复或更换受损元件,确保线路连接正常,排查系统压力异常原因并加以解决。
4.2 流量指示值最大
流量指示值达到最大,主要原因通常是负压室引压系统堵塞或泄漏。此时,应着重检查负压室引压系统,清理堵塞物,修复泄漏部位。一般情况下,变送器需要调校的可能性较小。
4.3 流量波动大
当流量波动较大时,若流量参数不参与调节,多为工艺原因,如工艺介质本身流量不稳定、管道内存在紊流等。若参与调节,可检查调节器的PID 参数是否设置合理。对于带隔离罐的参数,要检查引压管内是否存在气泡,正负压引压管内液体高度是否一致。
五、液位仪表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
5.1 液位指示突然变大
液位指示突然变大,往往与变送器负压室引压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在化工厂复杂的介质环境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由于化工生产中介质多具有腐蚀性、黏性或含有固体颗粒,负压室引压管极易因介质沉积形成堵塞,导致压力传递受阻;而管道连接处的密封件在长期腐蚀作用下易老化失效,引发泄漏,使负压室实际压力低于正常水平;此外,介质中溶解的气体在引压管内聚集形成气堵,或因密封不良导致的缺液现象,都会破坏压力平衡,造成液位指示虚高。维修时,需先关闭相关阀门切断介质,对负压室引压系统进行分段排查:对于堵塞部位,可根据介质特性选用合适的清洗液(如针对酸性介质使用弱碱性清洗液)进行冲洗,若堵塞严重则需拆卸管道清理;发现泄漏点后,及时更换耐腐密封垫片或修复管道破损处;存在集气时,缓慢打开排气阀释放气体,直至有连续介质流出;缺液情况则需补充与工艺匹配的隔离液,补充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先停表并关闭正负压根部阀,打开排污阀泄压后,再打开灌液丝堵和排污丝堵,缓慢注入隔离液。
5.2 液位指示突然变小
液位指示突然变小,主要问题集中在正压室引压系统,这在化工生产中多与介质特性及操作环境有关。化工介质中的杂质易在正压室引压管内沉积,逐渐形成堵塞,阻碍压力正常传递;而正压室管道在高压、高温及介质腐蚀的双重作用下,焊接点或法兰连接处易出现微泄漏,导致压力损失;引压管内若混入气体,会因气体的可压缩性使压力传递滞后,造成指示偏低;同时,隔离液的挥发或泄漏导致的缺液,以及平衡阀未完全关闭造成的压力互通,都会使正压室实际压力低于真实液位对应的压力值。维修时,需结合工艺条件开展排查:先停止变送器运行,对于允许排污的介质,打开排污阀观察排出物,若流量小或有杂物排出,说明存在堵塞,可采用高压冲洗或机械清理的方式疏通;检查管道连接处时,可涂抹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确定泄漏点后更换耐腐蚀管件或密封材料;发现集气时,通过倾斜引压管或反复开关阀门的方式排出气体;缺液时及时补充隔离液,并检查密封结构;若平衡阀未关严,需缓慢关闭至完全密封状态,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工艺参数变化,避免因压力波动影响生产稳定。
5.3 总控室与现场液位指示不符
总控室与现场液位指示不符是化工厂液位监测中常见的矛盾点,其根源可能涉及仪表自身故障或系统协同问题。现场液位计若因根部阀长期未操作导致阀芯卡涩关闭,或被介质中的黏稠物堵塞,会使测量元件无法真实反映液位;而现场仪表的外漏情况不仅影响指示准确性,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总控室接收的信号则可能因变送器校准偏差、信号传输线路干扰或量程设置错误出现偏差。排查时,需在工艺允许的前提下,由操作人员人为缓慢调整液位,同时观察现场液位计与总控室指示的变化趋势:若现场指示无响应或滞后明显,多为现场仪表故障,可先检查根部阀状态,手动活动阀门确保其畅通,对堵塞的测量管进行清洗。
六、结论
工业自动化仪表在化工厂生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稳定运行直接关乎生产的安全性与高效性。通过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常见仪表故障的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维修策略,能够及时排除故障,提升仪表运行可靠性。化工厂应强化仪表日常维护管理,定期开展巡检、校准工作,提升维修人员专业技能,以便快速、准确地应对仪表故障,为化工生产的稳定运行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史利 东. 浅 析化工 厂自 动化 仪表管 理与 维护[J]. 技 术与市场,2021,28(04):160-161.
[2]张晓兰.工业自动化仪表校准智能管理平台构建与实践[C]//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重庆建筑编辑部,重庆市建筑协会.智慧建筑与智能经 济建 设学术 研讨 会论 文集( 二). 福华 通达化 学股 份公司;,2025:1570-1573.
[3]李淳,吴世纪,杨德桥,等.电气仪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技术应用与未来发展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5,26(06):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