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信息化教学赋能职业教育公共体育课程研究

作者

李林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1 实施背景

1.1 现今体育课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普遍下降,对体育课的参与度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体育教学大多以讲述和示范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这也给体育课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部分学校的体育教育尚未充分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面临信息化教学的转型和挑战

1.2 实施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逐渐将信息化技术纳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的教授、学生练习、导致教学的效率较低,并且,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上明显不足,学生兴趣低下,逐步在体育产生厌恶心理,其次,信息化教学可以为体育教育带来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等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再者,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学习篮球投篮时,通过仿真游戏,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接触到此项目,帮助学生建立起技术动作概念,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信息化教学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

2 信息化教学主要做法

2.1 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了解与掌握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

在现代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简单地讲解和示范。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特别是那些难度较大或动作过程比较复杂的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动作准确性和规范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运动技能、当天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等。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比如排球、乒乓球、排球扣球技术等。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技术动作和一些难以掌握的动作要领转换为可重复观看的形式,如图片、动画、视频等以定格的形式播放,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体育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2 注重体育资源的开发,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为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更好地融人信息技术,高职体育教学教师和学校需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组织起由各自专业的师生组成的信息技术小组,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可以实现实时交换的、充满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健康的需求,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推出更多的课外活动,并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数据的分析和互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推广健康课外活动。此外,教师还应当借助网络社区的支持,促进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通过引人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教师进行有效体育教学,包括制作专业的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的运动技巧、开展有益的集会和比赛、收集和整合有关的体质健康数据和推广有关的体育健康知识等,以此打造优秀的体育课程,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2.3 更新理念,适应信息化教学特点

信息化教育手段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资源形态带来了重要的转变,这也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顺势而为,更新理念,提高信息化教学技巧。《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指出,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当遇到学生的质疑与提问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自学与质疑态度,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或实践进行自我求证,实现个性化教学与指导,而不是用教师的权威去压制学生的学习思考。这些都需要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更新教育与教学理念,并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巧。

2.4 辩证结合,分析信息化手段与具体教学的措施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设计时,因考虑到学生具体问题和教学内容适应性,教学目标与信息化手段的选择,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实现目标的信息化手段。比如可以利用互动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信息化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比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课外拓展和深化学习,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信息化手段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如利用在线投票、讨论板等功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3 成果成效

3.1 教学目标与信息化手段的选择,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实现目标的信息化手段。比如可以利用互动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3.2 个性化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的结合,信息化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比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课外拓展和深化学习,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3.3 互动性与参与性的提升,信息化手段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如利用在线投票、讨论板等功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3.4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技能和教学理念,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

4 经验总结

学校针对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不大,不全面、不系统。信息化教学开展的成效首先取决 于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针对前面所述的情况,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有体系地在开展教学工作以外,对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系统化培训,以专家培训、校内定期培训辅导以及教学研讨等形式展开,同时以教学文件的形式进行约束。并将 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增强针对性,制定奖惩激励办法。但就目前高职院校 总体情况来看,该方面行为开展不够,多数学校体育教 师仅是通过自学来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技术运用标 准不统一。

4.2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制作能力不足

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开展体育教学,学生在手机端观看教学视频,实现在线学习是主流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之外,积累更多的线上教学资源,便于通过直播、录播、开放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进行传授。但由于体育教学呈现的是技术动作,不同项目对视频内容的制作要求不一样。如太极拳、健美操等肢体类教学内容,在视频录制中不仅要呈现整套技术动作的完整演练,还要对单个动作进行讲解、示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运动幅度较大、技术动作涵盖的内容较为复杂,单个技术动作教学就包含原地示范、徒手示范、行进间演练、技能实操等多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亚南,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突破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1):45-51.

2.李志河,.5G时代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新生态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8):112-118.

3.张枝实.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20,40(3):78-86.

4.刘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体育教学精准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4):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