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应对措施
解小波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其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安全等。在当今社会对水利工程需求日益增长且要求愈发严格的背景下,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已成为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技术规范执行不严格
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或降低成本,未能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例如,在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存在偷工减料、简化施工流程的现象。这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为后续的工程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二)技术水平落后
一些施工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缺乏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力。在面对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高标准的工程要求时,技术水平的落后会严重制约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例如,在大型水利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传统的支护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而新型的支护技术如土钉墙、地下连续墙等由于技术掌握不足而难以推广应用。
(三)质量监管不完善
质量监管体系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漏洞。部分监理单位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理职能,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不到位。同时,施工单位内部的质量控制体系也不够健全,质量检验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例如,在一些小型水利工程中,由于监理人员数量不足或专业素质不高,对工程质量的把控仅停留在表面,致使一些质量缺陷未能在施工过程中被及时消除。
(四)人才短缺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然而,目前行业内专业人才的储备不足,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这导致了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决策层对技术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不足,管理层对施工队伍的协调和组织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施工技术规范的执行与监督
1. 加强宣传教育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让每一位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严格执行规范的重要性。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宣传栏等,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操作。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专项培训,详细讲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顺序、振捣方法等规范要求,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章可循。
2. 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建立严格的施工技术规范监督检查机制。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理和平行检验,对违反规范的行为及时发现并制止。施工单位内部要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各施工环节进行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例如,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形成层层把关、层层监督的质量控制体系。
(二)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
1. 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
施工单位应积极关注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动态,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力度。例如,在水利工程基础处理中,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代替传统的注浆方法,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防渗性能;在混凝土施工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和先进的混凝土浇筑设备,如混凝土泵车、布料杆等,可以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实践,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2. 加强科研合作与技术交流
施工单位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研究。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推动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此外,积极参加行业内的技术交流活动,与其他施工单位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学习借鉴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例如,某施工单位与某高校合作开展了“新型水利工程防渗材料的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防渗材料,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
施工单位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质量管理机构要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从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控制到成品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例如,设立专门的质量检验科室,配备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对施工过程中的各工序进行质量抽检,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加强质量控制流程管理
完善质量控制流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质量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和验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流程进行操作,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验收,上一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例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质量控制流程包括钢筋加工与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和验收程序,只有当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1. 加强内部人才培养
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内部培训、岗位练兵、师徒传承等方式,培养一批专业技术精湛、管理水平高的施工技术管理人才。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鼓励施工人员自学成才和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例如,举办测量放线培训班、混凝土浇筑工艺培训班等,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让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传授实践经验给新员工,促进新员工快速成长。
2. 积极引进外部人才
在加强内部人才培养的同时,施工单位还应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通过招聘、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高学历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实到施工技术管理团队中。为引进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某施工单位为了提升项目管理团队的水平,从其他大型水利工程企业引进了一批具有多年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些人才的加入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束语: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强化施工技术规范的执行与监督、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以适应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欢茹.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应对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4(31):154-156.
[2]赵玉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写真地理, 2020, 000(021):P.1-1.
[3]蒙冰.论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注意的事项[J].低碳世界,2016(13):2.DOI:CNKI:SUN:DTSJ.0.2016-1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