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企业“两金”压降及逾期应收账款管理的策略探讨

作者

李高锋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引言

在建筑行业市场格局持续演变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运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其中“两金”管理及应收账款回收问题值得重点关注。“两金”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关键构成,其规模若长期处于高位,不仅会对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财务运营压力。鉴于此,系统研究建筑企业“两金”规模优化及逾期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对于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能、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具有积极意义。

1 建筑企业“两金”规模现状

在行业调研中发现,建筑企业“两金”在总资产结构中的占比情况值得关注。以某头部建筑企业的经营数据为例,其存货科目涵盖未完工项目成本、工程物资等构成。由于工程项目普遍存在建设周期长、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等特点,存货资产的流动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资金沉淀周期相对较长。在应收账款管理领域,受制于建设单位资金调配节奏、项目审批流程等外部因素,账款回笼进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部分款项账龄持续拉长。上述情况使得企业“两金”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金流动性管理的压力。

2 建筑企业“两金”压降策略

2.1 项目前期优化管理

优化项目筛选评估流程:建议建筑企业在项目承接前期,构建系统化的项目评估体系。通过多维度考察项目合规性、资金保障情况以及建设单位信用状况等关键要素,优先选择资金到位率高、建设方信誉良好且市场潜力较大的项目。对于存在资金风险隐患或建设单位信用存疑的项目,需审慎评估承接可行性,从而有效控制“两金”规模的过快增长。

深化合同签订管理效能:合同作为明确甲乙双方权责关系的核心文件,其签订质量对企业运营管理意义重大。在合同拟定过程中,可进一步细化工程款支付条款,对支付方式、节点安排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与精准表述,确保合同条款逻辑严密、权责清晰且具备实际执行效力。例如,可探索采用分阶段、按工程进度结算的工程款支付模式,并就逾期支付情形设定合理的违约补偿机制,为后续工程款回收筑牢法律保障基础。

2.2 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

优化存货管理体系: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建议建筑企业结合工程实际进度,动态调整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策略。可尝试引入ABC分类等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材料实施差异化管控,以此降低库存冗余风险。同时,通过深化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构建更灵活的供应响应机制,逐步实现材料供需的动态平衡。

推进工程高效实施:工程款回笼周期与工程进度紧密关联,若能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可有效缩短结算周期,为资金回笼创造有利条件。建筑企业不妨从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入手,科学统筹施工流程,合理调配资源。同时,强化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管控,及时化解各类制约因素,减少因工期延误对工程款回收造成的潜在影响。

2.3 竣工结算高效推进

推进竣工结算流程优化:工程竣工后,建议建筑企业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系统性开展竣工结算工作。参照合同条款及行业规范,有序梳理结算资料,重点把控资料的完整度与精准度。通过加强与建设单位的常态化沟通,建立高效协作机制,推动结算审核进程,从而缩短应收账款的账期周期。

完善结算争议处置机制:在竣工结算环节,由于工程量认定、价款调整等因素,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意见分歧。建筑企业可构建分级分类的争议处理体系,充分发挥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作用,以协商方式寻求解决方案。若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可在合规框架内,审慎选择法律途径保障自身权益,促进工程款的有效回收。

3 建筑企业逾期应收账款管理策略

3.1 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

构建客户信用信息体系:建议建筑企业探索建立多维度客户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可尝试从工商登记公示平台、金融机构信用报告渠道,以及过往项目合作反馈等途径,系统梳理客户基础信息、财务表现、经营动态及信用履约记录等相关资料,逐步完善客户信用信息档案。

开展客户信用分级评估:在整合客户信用信息的基础上,可结合行业通行做法,运用信用评分模型或组织专业团队开展综合评估,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划分。针对不同信用层级的客户,可进一步研究制定适配的信用政策与应收账款管理方案,对于信用评估结果相对靠后的客户群体,可审慎评估信用额度与结算周期设置,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3.2 完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

落实催收责任机制:可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应收账款催收责任体系,明晰各部门及岗位在账款回收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与协作分工。建议将回收目标细化至项目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同时建立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激发相关人员在账款回收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灵活运用多元催收策略:针对逾期应收账款,宜依据账款逾期时长、客户实际经营状况等因素,灵活选择适配的催收方式。对于逾期初期的账款,可优先采用电话沟通、邮件提醒或短信提示等温和方式进行友好提示;当账款逾期周期较长时,可安排专人进行上门拜访,通过面对面的深度沟通协商,充分了解客户实际困难并寻求解决方案。若经评估确认客户确实存在暂时性资金周转压力,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与客户共同制定分期还款计划,分阶段完成账款回收。而对于存在故意拖延付款行为的客户,则需在充分评估法律风险与成本的基础上,审慎考虑通过法律诉讼、仲裁等司法途径,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3.3 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议综合考量建筑企业经营特性与业务模式,选取应收账款逾期比例、账款周转周期、坏账预估损失率等作为关键监测指标。参考企业过往财务数据及行业基准水平,审慎确定各指标的预警临界值,通过系统化管理,在指标出现异常波动时,及时触发预警机制。

强化动态监控与深度分析:可尝试搭建应收账款全周期动态监控平台,持续追踪账款变动轨迹,并建立常态化指标分析机制。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或潜在风险信号,迅速联动财务、法务及业务部门开展专项核查,深入剖析成因,制定针对性处置方案,以实现风险的早期识别与有效防控。

结束语

建筑企业“两金”压降与逾期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需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的综合性工作,其管理成效往往体现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若能在项目前期做好规划优化,于施工阶段落实精细化管控,并在竣工结算时积极推动,将有助于合理控制“两金”规模。与此同时,构建科学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加强逾期应收账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企业可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探索更具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持续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能,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茹.建筑企业“两金”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探讨——以A大型国有建筑公司为例[J].冶金财会,2024,43(6):49-52

[2]杨文伊.建筑企业“两金”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4(3):130-133

[3]徐小苏.大型建筑企业“两金”现状及压降措施[J].中国总会计师,2023(1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