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刘嘉洁
河北巨鹿中学 055250
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实验设备和资源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更新实验教学理念,完善实验设备和资源,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并加强学校的重视与支持、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家校合作等实施保障。
一、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环节。通过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在实验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社会问题。
(二)注重实验内容的实用性与时代性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实验内容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强调实用性和时代性。实验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经典实验,还增加了许多与现代生物技术、医学、农业等领域相关的实验。同时,实验内容的选择也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实验的设计者、操作者和研究者。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实验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理念落后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但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将实验教学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认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忽视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然后让学生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这种“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背离。
(二)实验设备和资源不足
实验设备和资源是开展实验教学的物质基础,然而,当前许多高中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高中,存在实验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验材料短缺等问题。部分学校的生物实验室仍然使用着多年前的设备,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实验教学的需求。例如,在进行一些需要精密仪器的实验时,由于设备不足,学生只能分组进行,甚至有些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只能观察其他同学的实验过程,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以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中的实验题作为评价依据,忽视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的提升。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只注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实
验过程中的探究、合作和创新等环节。
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实验教学从“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析结果,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如腌制的萝卜条会变软,新鲜的蔬菜会变硬等,让学生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二)完善实验设备和资源
学校应加大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投入,更新和补充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实验教学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可以通过政府扶持、学校自筹等方式,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此外,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实验资源,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和整理与实验相关的视频、图片、文献等资料,建立实验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要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实验资源支持,如引进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设备,开展校外实验实践活动等。例如,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农业科研院所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农业实验项目中,了解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三)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团队合作等方面;终结性评价则可以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技能测试等方式进行。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评价内容应更加全面,不仅包括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应包括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等方面。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时,不仅要看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还要看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实验过程的描述是否详细、分析是否深入等。同时,要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机制,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不断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运书.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18):138-139.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戴本鑫.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1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