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

王磊

黑山县住建综合服务中心

前言:近些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不断提高,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引发了产权纠纷等,限制了乡镇建设与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对建筑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力度,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建筑市场有序发展,助力乡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作业规范性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从全过程出发,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针对细小环节进行研究,保障管理工作的深入性、可行性。在先进管理理念、手段等的支持下,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便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不安全风险因素。另外开展全过程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约束人员行为,保障技术运用的准确性,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减少伤亡事故出现几率。

(二)提升施工安全性

建筑施工中所涉及到的人员、物资相对较多,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造成人员伤亡,引发财产损失等。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针对常见问题进行研究,识别出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制定出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减少安全事故出现,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所以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施工人员形成正确认识,自觉参与安全管理,提升施工团队安全意识,掌握高效的防范方法。如施工中除施工人员外,闲杂人等不得进入到施工现场中,且针对各施工环节需要组织专人进行监督管理,加大人流控制力度,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建筑工程高效开展[1]。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

(一)安全意识、人员素质问题

1.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为施工埋下隐患:一是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存侥幸心理;二是存在违规操作;三是对安全防护用具重视不够。这些现象源于部分施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对安全知识掌握不深。且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未给予高度重视,所开展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使得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2]。

2.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安全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但其专业素养不足影响工作效果。部分人员缺乏系统化知识体系,未接受专业训练,导致风险评估不精准,如忽视电气老化引发火灾的风险。此外,部分人员沟通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不足,难以及时传达管理要求,如对违规操作仅口头提醒,未跟踪整改,导致问题反复出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安全管理效果。

(二)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问题

1.制度问题

一是责任划分不清,多部门协作时易推诿,影响问题解决效率;二是奖惩机制缺失,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违规操作频发。完善制度需明确责任、落实激励,才能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2.执行问题

一是部分施工现场中虽然制定了安全制度,但是却存在执行深度不足问题,在实际中部分施工单位所开展的安全检查工作存在形式化问题。二是部分施工单位存在执行不到位问题,安全培训是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技能的重要渠道,但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存在简化安全培训流程行为,甚至存在施工人员代签培训记录等问题,使得施工人员难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并未形成安全意识,在施工中经常出现违规操作行为[3]。

(三)施工设备与材料管理问题

1.设备老化

施工设备对施工安全影响直接,但设备老化问题明显,隐患突出:一是部分设备使用过久、老化严重,如塔吊结构件磨损变形,未及时维护检查易出事;二是设备维护不到位,单位重视不足,未建完善制度,故障不及时修,设备带病工作,增高事故几率。

2.材料问题

建筑材料是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但是在建筑施工中依然存在使用不合格材料现象。一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材料采购中以价格低廉、质量不合格材料为主。二是存在使用不合格防火材料行为。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对策略

(一)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1.完善培训计划

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需按岗位和施工阶段设计培训:新入职人员学基础安全知识、操作规范,包括安全法规、标识识别等,助其适应环境,形成正确认知;特种作业人员需专业培训,结合作业特点与风险设专门课程,重点学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培训专业。如电工培训中需要讲解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等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方法[4]。

2.创新培训方式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可从三方面开展:一是推行线上培训,依托网络平台或专属 APP提供资源,方便施工人员自主选学、观看视频及测试,巩固成果;二是实施线下培训,重视实践操作与现场指导,组织实地演练以掌握安全技能;三是采用案例教学,收集典型事故案例,制作分析视频讲解原因,让施工人员从教训中提升安全意识。

(二)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完善制度体系

安全责任制度需明确各方职责:建设单位负总体责任,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施工单位负责现场安全,落实措施与培训;监理单位需全程监督,排查隐患。安全检查制度应细化标准,确保防护设施合规可行。安全奖惩制度通过激励与处罚,强化人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2.重视制度执行

一是组建专门安全监督小组,负责监督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小组需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能对制度执行情况及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同时要制定监督计划、工作流程,明确内容与方法,深入施工现场检查细节,如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施工人员操作是否规范等。二是推行定期检查与考核制度,针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或是可以采取按月、按季度检查等,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针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评估[5]\。

(三)重视设备与材料的管理

1.规范采购维护流程

一是采购标准问题,要明确技术参数,优先国标设备,审查供应商资质,确保质量达标(如起重机需核实起重量等关键指标)。二是维护计划,要制定合理周期,动态调整频次,保障设备良好运行。三是流程规范,要优化采购与维护流程,减少故障及安全事故,控制成本,提升效益。

2.重视材料质量把关

一是筛选材料供应商,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针对其资质、信誉等进行全面评估,提供相关证件等。二是做好材料进场检查工作, j♭, 格按照我国现行的标准与规范进行检验。面对各批次材料时,需要采取抽样检查方法,保障材料质量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保障施工顺利开展,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所以在施工安全管理中需要从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执行、优化施工设备与材料管理出发,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全面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出现几率,支持当地建设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海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 2023,(05):973-974.

[2]沈伊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3,(12):107-109.

[3] 滕辉. 浅谈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建议[J]. 建筑与装饰,2023,(03):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