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亲亲自然,“香”遇美好

作者

卢敏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滨江苑幼儿园浪花苑分园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对幼儿进行最本质的教育其实是自然本身,自然界存在无限的空间,孩子的情感在自然中能够稳定发展。”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崇尚将幼儿作为主体开展教学,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幼儿园教师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园本资源可以分为园内设施资源与园外各种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就是一个重要的分支。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班本课程,让幼儿回归自然的怀抱,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不断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本学期我们展开了“制香”的班本课程。伴随着园内植物不断地更替,孩子们用鼻子来感受植物的气味,植物的生命力,植物的特别。幼儿对植物的观察不断深入,在活动中,丰富幼儿对香的体验,拓展幼儿相关的认知经验,寓教于乐,让幼儿真正实现“玩中学”。

一、满足幼儿需求,激发幼儿兴趣

班本课程指幼儿园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经验活动,包括课程形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教师在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班本课程时,要满足幼儿的需求,根据幼儿兴趣挖掘自然资源中的教育价值,实现教育目的。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自然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开展探索学习。自然环境不仅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还可以开拓幼儿的眼界,创建有趣的班本课程。

春天来了,幼儿园里的植物都恢复了生机。花儿、草儿、叶儿都争相开放。有一天散步,

路过染坊旁边,突然,一阵香味飘过来,小朋友们纷纷说道:“好香呀!”“是什么香味呀?”于是我们闻着香味寻去,原来最里面藏着一株花呢,周老师告诉我们小朋友这个花的名字叫做风车茉莉。之后的每一天,小朋友们路过风车茉莉的时候,都会夸:“这个风车茉莉太香啦!”可是,突然有一天,小朋友走过时,闻不到风车茉莉的味道了,这是怎么回事呀?我们走近一看,风车茉莉基本上都枯萎了,小朋友们看到这个情况,都发出阵阵惋惜。确实,风车茉莉的香味太香了,“要是能将这种香味留下来就好了!”“花会谢,我们怎么将香味留下来啊?”小朋友们纷纷发出感叹。周老师安慰小朋友说:“幼儿园还有其他的香味啊!我们去寻找更多的香味,好不好?”“那其他香味也会没有啊?”“怎么将花香留下来呢?”幼儿对留下花香这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发了《亲亲自然,“香”遇美好》班本课程,让幼儿运用各种带有香味的植物,研香、制香。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强幼儿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

二、寻觅园内香味,挖掘园内资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园内,尤其是春天,不同种类的花朵、植物都竞相开放。但是这些植物各有差异。每一种植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生命力。在“寻香”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观察自然,发现植物的多种秘密,在感兴趣的活动中进行深入的探索,更有助于幼儿在自然活动中生动直观地了解植物的不同。因此,我们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不同的植物,寻找多种香味。

例如,幼儿在春天寻“香”的过程中找到了清新的金银花、浓郁的月季、清凉的薄荷、臭臭的迷迭香。孩子们对于香味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的提出问题,有的提出观点。

灏灏:每一种花都会发出香味。

梓晨:春天真美好。

潼潼:每一种植物都会有香味吗?

源源:每一种植物的香味都是不同的。

在幼儿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于大自然中的香味已经有了一些浅浅的了解,但是并不多。并且在寻香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充分感知了香的美好,深深得被大自然的各种香味所折服。因此,也为接下来开展的“制香”活动形成良好的铺垫。因此,在“寻香”后,我们引导幼儿搜集关于制香的资料,在引发幼儿主动去了解的同时,进一步激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生成新鲜的讨论话题和活动主题,促成深度学习的持续发生。

三、追随幼儿脚步,陪伴幼儿成长

幼儿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既是提问者,又是解决者。教师要想创设一节好的班本课程,关键在于跟随幼儿的脚步,引发幼儿产生新的经验。在班本课程实施中,有的幼儿因自己的发现而高兴,有的幼儿因自己的失败而难过。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世界。在《亲亲自然,“香”遇美好》班本课程中,有的幼儿因制香时,将香弄断了而伤心,教

师给予其针对性引导,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慢慢来,小心一点,有的幼儿会说:“挤香的时候要一次性将香挤出来,这样就不会断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

四、融合课程内容,让自然与成长无界

(一)结合园所现状,凸显年龄特点

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求知能力。在实施班本课程时,教师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幼儿自主完成。在《亲亲自然,“香”遇美好》班本课程中,教师给幼儿布置的任务是先收集有香味的多种植物,再来制香。

(二)巧用家长资源,增加互动形式

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加强家园互动,和谐亲子关系,让幼儿得到更好的体验、掌握更多的知识。在《亲亲自然,“香”遇美好》班本课程中,我们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另外,由于家长参与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

(三)衔接主题教学,丰富课程形式

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教育形式,在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班本课程时,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丰富班本课程形式。在《亲亲自然,“香”遇美好》班本课程中,我们将结合节日端午节,不仅利用艾草来制香,同时,利用晒干的艾草制作香包等。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只有用心挖掘身边的自然资源,才能创设一个追随幼儿需求的班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