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配式房建建筑结构连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

冯夫同 贾庆超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50014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向高效、环保和长期发展的方向迈进,装配式建筑凭借其在施工周期、节约资源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正逐步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然而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连接稳定性对其整体的安全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因此对连接技术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深入分析高强度螺栓连接、套筒灌浆连接及预制件连接等多种技术的改进策略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旨在为装配式建筑连接技术的标准化和高效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建筑物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厂房内预制、运至施工现场,并通过可靠连接而成的一种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具有工厂生产、精度高、质量稳定等特点。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保证了零件的尺寸误差,保证了产品的品质。现场拼装施工减少了湿作业,减少了建筑废弃物,改善了施工环境。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方式,现场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快速施工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使商业项目能够提早投产并获利,它既能实现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又能适应不同的建筑功能需求,适合居住、办公或购物中心使用。

2 常见连接技术类型及特点

在工程领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多种不同的连接技术,这些技术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其中,焊接连接是一种非常普遍且重要的连接方式,它通过高温将两个或多个构件熔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在于其连接强度非常高,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和压力。焊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为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极高的温度,这可能会对钢材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导致材料性能退化或变形。因此,焊接工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以确保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螺栓连接则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连接方式。它通过螺栓将构件固定在一起,安装和拆卸过程相对简单快捷,且螺栓可以重复使用,这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3 装配式建筑结构连接技术研究

3.1 套筒灌浆连接设计

套筒灌浆技术通过把钢筋置入筒套之中并填充高强度灌浆材料,促成了钢筋与筒套间的牢固结合,进而确保了预制构件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或其他预制件之间形成了稳固的节点。此技术不仅显著增强了连接处的抗拉伸和抗剪切能力,同时也对施工流程进行了优化提升。以下是基于套筒灌浆连接的套筒灌浆连接设计应用过程和优化措施。(1)钢筋测量和定位 制构件中的钢筋尺寸检测和准确布置,保证钢筋尺寸准确无误,满足设计规范。同时钢筋表面必须无油渍和锈迹,以便与灌浆料牢固黏结。(2)套筒安装与钢筋对位。采用直径为30mm、长度为200mm 的优质钢制套筒,该套筒带有灌浆口和排浆口,直径均为8mm。在安装过程中,需将钢筋与套筒精确对齐,并通过机械或人工方法将钢筋插入套筒,确保钢筋插入深度在120mm 到150mm,以保证钢筋与套筒的连接强度达标。(3)灌浆料的选择与准备。所选灌浆材料应具备优越的流动性和快速硬化特性。一般选用以水泥为主要成分的高强度灌浆材料,按照水泥与砂的比例为1:1.5 进行混合,同时水与水泥的比例定为0.35。(4)灌浆设备连接与灌浆操作。将注浆设备与注浆孔对接,施加 0.2MPa 的压强,注入灌浆材料。保持灌浆材料的流速在1L/min 左右,缓慢注入,保证材料分布均匀。(5)灌浆后湿养护。灌浆工序完毕后,对连接部分实施水分滋养保养,确保浆料湿润状态,避免出现裂缝。根据设计规范,滋养保养期限定于48h,在此期限内,浆料的承压能力增至30MPa,满足了节点初始承重标准。

3.2 现浇连接

在现浇连接中,需要先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安装现浇节点的模板,并使用支撑系统固定模板,再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绑扎现浇节点的钢筋,重点控制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等参数,然后使用钢筋定位卡扣等工具安装固定,确保钢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认模板和钢筋安装无误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注意控制浇筑作业的速度,以及混凝土振捣力度,确保混凝土填充到每个角落。需要注意的是,振捣过程中,要避免振动幅度过大,以免损坏模板和钢筋。浇筑完毕后,应进行相关的养护工作,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防止干裂和脱落。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即可拆除模板,并对现浇节点的尺寸、形状、位置,以及外观质量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修补,保证构件的连接质量。

3.3 螺栓连接技术

螺栓连接是用诸如螺栓、螺母之类的连接件将预制件连接在一起。在预制件上预留螺栓孔,通过螺栓孔插入螺栓,拧紧螺母,使预制件之间产生预紧。螺栓连接技术具有安装拆卸方便、施工方便和后期维护方便的优点,一个螺栓的安装和拆卸只需要1~2 分钟;接头质量容易检测和控制;对构件变形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并具有良好的韧性。螺栓等连接件造价昂贵,每个螺栓成本约为5-10 元;在预制构件中设置螺栓孔,会造成构件截面弱化,计算结果表明,构件截面弱化5%~10%;栓钉连接的抗剪性能差,需要加强。螺栓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梁与梁、梁与柱等横向构件的连接形式,也适用于需要经常拆除和维护的构件。对于一些需要经常维护或后期需要进行改造的建筑来说,螺栓连接的可拆性有其显著的优点。但因其造价高,抗剪承载力低,在设计和使用时应综合考虑构件的受力状态和经济性。

3.4 机械连接

机械连接主要利用钢筋端面良好的承压作用,通过机械咬合的方式,将其与套筒等构件相互连接。在机械连接施工中,需要先将连接器安装在钢筋的螺纹端部,再使用扭矩扳手按照规定的扭矩值拧紧连接器,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之后,将连接好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使用定位器和夹紧装置固定钢筋,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钢筋位移。要对连接好的钢筋进行检查,确保连接器安装正确、拧紧力矩符合要求,并使用专用工具或仪器对连接部位进行抽样检测,以验证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结语

在技术概述层面,明晰了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分类、常见连接技术类型及性能评价指标,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在技术研究中,新型连接技术研发取得进展,如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连接技术展现出良好的耗能与抗震潜力;连接节点力学性能分析借助公式精准计算,为节点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施工工艺优化依据相关公式对灌浆压力、焊接热输入等关键参数精确控制,提升施工质量。从应用效果来看,以某装配式住宅小区项目为例,在施工进度上较传统现浇建筑提升约30%,结构性能指标如抗剪、抗拉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且表现优于传统建筑,建筑功能方面渗漏率降低、隔音效果提升。经济效益虽前期设备投入大,但综合人工、材料成本降低及工期缩短收益,与传统建筑基本持平;社会效益显著,建筑垃圾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更早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英.影响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节点质量的因素分析[J].混凝土,2024(12):175-177.

[2] 陈 江 华, 渠 明, 翟 喜 梅, 等. 装 配 式超 高 层 钢- 混 凝 土组 合 结 构 设 计分 析 [J]. 建筑 结构,2024,54(24):22-28+60.

[3]汪欣欣,朱杰江.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低碳设计[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30(04):62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