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产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周翔
福州市动物园管理处 福建省 福州市 350012
1 前言
动动物资产作为我国重要的资产类别,其价值与意义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动物园作为动物保护、展示与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动物资产的管理备受瞩目。其中,单位性质的动物园最具代表性。加强动物园动物资产内部控制建设,不仅能保障动物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还能提升动物园的管理水平与社会形象,然而当前在动物资产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动物园动物资产管控存在的问题
2.1 动物资产购置与规划脱节
动物资产的数量、规模和品种对动物园的运营与发展影响重大。当前,在动物资产购置过程中,存在与整体规划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动物管理部门对动物园的整体动物规划了解不足,未与各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导致采购的动物可能与动物园的发展方向、展示主题不匹配。另一方面,采购流程缺乏规范性,部分采购需求未经动物管理部门审核便擅自进行,且未将采购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此外,在供应商选择上,若缺乏科学的评估与筛选机制,可能导致采购价格虚高或动物质量无保障。
2.2 动物资产交流交换管理不善
动物资产交流交换是丰富动物园物种、增加重点物种的重要方式,通常由上级部门调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交流交换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合同管理方面,部分交换业务未及时签订合同或存在补签情况,影响了合同的控制效果。押运管理环节,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与操作规范,一旦出现动物受伤、死亡等问题,容易引发纠纷,给动物园带来经济损失与声誉影响。
2.3 动物资产验收不严谨
购置或交换的动物入园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国内动物需重点排查禽流感等传染病,国外动物则要依据相关检疫条款进行全面检查。但目前,国内许多动物园缺乏专门的隔离检疫区域,动物验收涉及多个部门,由于沟通协调不畅,容易出现验收重点不清晰、管理混乱的情况,无法有效保障动物资产的安全,增加了动物疾病传播的风险。
2.4 繁育管理不科学造成资产损失
不同动物种类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与特点,繁育管理工作人员应根据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然而,部分动物园在繁育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与有效的管控手段。一方面,对动物繁殖规律研究不足,导致繁殖计划不合理,可能出现园内动物数量过多,超出空间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繁殖过程中,因护理不当等原因,造成动物在繁殖中死亡,给动物园带来动物资产的损失。
2.5 动物资产检疫治疗不规范造成资产损失
动物检疫以及及时的疾病诊治对保障动物园动物的健康完整至关重要。但目前,部分动物园在动物检疫和治疗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检疫记录和疾病治疗的出诊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导致无法及时掌握动物的健康状况。一旦动物患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加重动物的病情,还可能引发疫情传播,造成动物资产不必要的损失。
2.6 动物资产死亡处置不合法
动物资产死亡处置包括焚烧、填埋等多种方式,必须遵循严格的处理流程与规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处置不合规的情况。不及时对死亡动物进行处置,可能引发疫情,损害其他动物的健康。不专业的处置方式,如随意丢弃等,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于珍稀动物死亡后若处置不当,还会丧失其研究价值,给动物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7 动物资产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目前,动物园的动物资产信息系统存在诸多缺陷,无法对动物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管控。信息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导致动物资产数据存在漏洞。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同时,信息系统无法实现国内动物园之间的信息共享,难以对动物资产进行优化配置,不利于动物园的协同发展。
2.8 动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不健全
动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对准确反映动物园的资产状况与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部分动物园在动物资产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健全的问题。缺乏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制度,导致动物资产账实不符。相关部门未依据月度核查情况及时更新账目,使得资产数据不准确,降低了后续盘点效率,影响了动物园的财务管理与决策。
3 动物园动物资产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3.1 科学预算分级购置动物资产
新版动物资产预算编制需把握三大要点。其一,预算要紧密与动物园动物规划相协调,加强多部门协作,确保预算符合动物园实际发展需求。其二,编制前要充分调研,收集历史数据、市场信息等,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依据,提升预算准确性。其三,强化项目库建设,依据动物资产的不同类别、规模和重要性,对项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通过科学评估与分析,提高预算的精准度与合理性。
3.2 完善动物资产交换业务控制
动物交换业务应严格遵循规范流程。需经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关部门审批,在获得明确指导并下达动物交换决策后,要及时与对方动物园签订详细、规范的动物交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动物信息、交换时间等关键内容。同时,推进后期动物园管理系统信息化,将交换合同及时归入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便于查询、跟踪与监督,保障交换业务的合法合规与顺利进行。
3.3 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动物验收
动物验收过程中,主管动物资产的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组织财务、后勤、兽医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部门依据职责分工,从不同角度对动物进行检验,形成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有效避免验收过程中发生舞弊行为。动物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要及时、准确地登记动物信息,包含动物图片、动物级别等详细资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重点保护动物佩戴电子标签,并在系统中记录电子标签信息,实现动物资产的精准管理与追溯。
3.4 规范管理死亡动物处置流程
动物资产处置应选择具有专业处置资质的机构,签订合法合规的处置合同,明确处置方式、责任与义务等。处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操作,做好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避免动物疫情的发生。动物园要完善死亡动物处置记录,详细记录死亡时间、原因、处置方式等信息,为后续研究或资料查询提供依据,确保死亡动物处置工作规范、安全、可追溯。
3.5 固化动物资产信息化管理流程
动物园应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动物资产,构建统一的资产信息系统。动物引进时,养护部门要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记录动物的健康状况、生长数据等信息,并提交至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沟通效率。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动物园的数据共享与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最新信息,为动物园的动物资产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6 加强动物资产的盘点和会计核算
动物园需定期开展动物资产盘点工作,除按规定上报、更新账户外,对盘点中发现的账实不符情况,要深入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提交详细报告。在会计核算方面,要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准则要求,科学计量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初始入账成本、后续计量方法等,确保动物资产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完整,为动物园的财务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何 敬 , 罗 群 群 . 动 物 资 产 内 部 控 制 问 题 探 讨 [J]. 商 业 会计,2023,(15):95-97.
[2]陈泽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J].财经界,2022,(32):54-56.
[3]梁晓燕.基于大数据动物资产审计风险控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