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市政道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辉

西安高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710075

1 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成本影响因素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人员、材料及设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采购及管理中涉及较高的成本投入,为了减少浪费及非必要损耗,可通过预算、定额控制材料领用,提高材料设备的使用效率。由于工程现场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各项细节都可能影响施工成本,如工期、质量及施工方案等。首先,工期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影响显著,工期越长成本投入越高,随着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期紧张、任务重逐步成为此类项目的主要特点,在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可确保道路快速投入使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由于道路施工现场的情况复杂,控制不到位则可能影响项目顺利完工,如市政道路需与城市配套设施等单位积极配合,通过加强沟通及交流,提高各个工序的推进效率,减少对既有管线等的破坏,降低额外的支出;其次,施工质量与成本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虽然质量对成本的影响十分滞后,却能够产生决定性作用,道路施工成本、产品质量相关的各项费用都涵盖在质量成本的范畴内,当施工质量不达标时,将增加后续的维修频率及成本,更可能在质量严重低于标准的情况下出现返工问题。因此,施工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成本预算及控制中,需加强对质量成本的严格把控;最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可体现出施工管理能力,契合现场实况且高效的施工方案,能够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统筹,既保证各环节施工作业的有序衔接,更能够节约施工成本。例如:在施工方案中优化配置机械设备,可减少机械闲置情况,以较高的设备利用效率,推动施工作业的规范进行,缩短工期。

2 市政道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

2.1 加强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中,需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主体,在设计、采购、施工以及维护中采取针对性的成本管控措施,全面控制及优化成本,实现对各环节成本的动态预测与监控,将成本控制与管理前移,以免因管理不到位而产生成本超预算等问题,实现成本控制最大化。首先,在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设计阶段,应确保成本控制与管理参与其中,根据掌握的工程实况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全面约束及优化,具体可采取设计的限额控制、价值工程分析等措施,在设计环节将项目开支减少,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其次,在采购阶段,可根据材料设备需求,采取集中采购、竞争性招标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成本,一方面需选择与信誉度高、供货能力强的供应商合作,另一方面可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采购水平,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实现低价采购,节约材料成本;第三,在市政道路施工阶段,可通过加强对现场的精细化管理,保证各项施工作业规范进行,减少材料浪费、工期延后等情况,确保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在施工项目的进度管理中,可运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先进技术,加强对进度的实时监控,发现偏差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确保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相符合,在如期完工的同时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最后,在市政道路的维护运营阶段,需定期组织开展维护管理及养护工作,维持道路最佳运行装填,科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因高频率维修、大修所产生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在全过程的成本管控阶段,应注重结合实况进行动态调整,通过不断改进对预算、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基于完善的动态预算控制体系,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监控与预警,及时识别并控制成本超支风险。

2.2 加强动态的预算控制

在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加强动态的预算控制便于实时调整、控制预算,减少预算与施工项目实况偏离的情况,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投入充足的资金及资源。因此,应围绕灵活性优化动态预算控制措施,将市政道路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纳入其中,基于动态调整适应各类变化及不确定性。在动态预算控制中,需做好对实时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工作,可通过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对道路施工项目各环节的成本数据进行收集,动态分析实际成本、预算成本,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及时采取管控措施,凡是施工项目中的费用增进变化都要加强监控、调整,以免出现成本失控情况。例如:市政道路施工期间,材料价格极易因市场环境而变动,通过动态预算控制可灵活调整预算分配,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的可控性。在预算的动态控制中,需同步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当施工项目的成本超出设置的预警线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提示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实现对施工项目各项开支的不断审视,通过调整施工进度、优化资源配置,灵活应对复杂情况及变化,依照预算科学控制施工项目成本。另外,还可引入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技术,动态掌握及分析施工项目的成本效益,以此为依据优化项目资源配置,为项目预算控制及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保障,扩大项目效益空间。

2.3 严格控制施工变更

在市政道路施工阶段,普遍具有工期长、技术难度高、投入资金多的特点,由于受到不确定因素、复杂施工环境的影响,极易在施工环节出现突发情况、施工变更,这不仅会导致工程量出现变化,更可能出现工期延长、成本增加等情况。因此,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需严格控制施工变更,确保成本始终处于预算范围内。首先,前期需基于实地勘察及调研分析,优化工程设计,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减少施工环节的变更频率,确保施工作业能够始终按计划进行,通过尽可能的降低变更次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其次,在变更情况出现后,需及时开展多方的协商工作,明确变更的必要性,因变更所引起的变化,选用可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及成本的施工方案。提交工程变更申请时,应确保资料齐全,由监理单位签字确认,设计变更时还应由设计单位盖章、签字。整个变更过程都需依照流程推进,经过双方协商,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动态控制,以实现双方的效益目标;最后,对施工方案进行变更时,同样需加强关联方的沟通及交流,确保程序合理、规范,严格审核及选择合理的价格,对风险、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采取变更管控措施对项目成本进行精细化控制,优化提升项目整体效益。

3 结束语

总之,在市政道路施工项目中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便于优化配置资金与资源,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道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失控、超预算等问题。因此,应明确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目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成本管控策略,动态、灵活的管控项目成本,减少资金风险,如期高质量的完成道路施工作业。

参考文献:

[1]刘玉,王敏.市政道路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的研究[J].地产,2023(5):97-100.

[2]乐可多.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3(6):72-74.

[3]刘筑萦.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探析[J].汽车周刊,2023(10):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