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党政机关思政工作的模式与实践探索
马妍妍
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小西堡乡政府 河北邯郸 056000
引言
目前数字化浪潮已经在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各个方面渗透,党政机关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角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在这种新形势下,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形式,如会议宣讲、文件学习、面对面谈心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要向更为立体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式转变,以数字平台、移动终端、智能工具为载体的信息传播路径正在重构思政工作的时效性、覆盖面和穿透力。
一、数字化背景下思政工作模式重构的内在动因
1.1 政治任务数字转译成现实在需要
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任务就是向全党全军全国党员人民传达党中央的声音、统一思想意志、凝心聚力强底气,但是数字环境下政治任务宣贯必须要数字化表达才能真正接收,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理解消化现有的数字化表达模式以及领会深藏其中的精神实质还面临一定的难题,因此思政工作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利用数据可视化、智能语义解析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文件精神精准地传达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去。
1.2 干部结构的变化会对工作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党政机关年轻干部比重逐年攀升,思想接受度、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明显的代际变迁,需要更新换代的传统思政工作方式难以达到预期成效,导致政策理念难以被理解把握、制度精神难以被信服认同。数字化新技术为消除代际隔阂提供了可能,并能够基于平台推送、内容匹配、互动学习等方式,以适合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形式呈现,让思政工作内容更接地气。干部队伍知识构成、接受水平发生变化需要思政工作做好信息逻辑、场景设计和算法驱动等多方面融通工作,提高政治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工作协同性,加强思想引领与组织引导同步发力。
1.3 工作机制转变使管理和协同更受重视
传统思政工作依靠线下组织、手工管理,存在盲区较多、反馈不及时、评价带有主观性问题;党政机关需要强化行政效率、增强信息公开度,思政工作则必须加快向流程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转变;多个任务、多层多部门协同运行下依靠人力安排经验作出判断无法实现全覆盖、全要素、全过程;利用数字化思维抓牢要素可以跨专业、跨领域构建个性化应用模块,打破壁垒,做纵向穿透,掌握横向链条,实现全流程追踪、全覆盖管理和全程质量评鉴,最终形成思政工作闭环。
二、数字化条件下思政工作实践体系构建路径
2.1 结合多种媒体扩大传播范围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的传播提供跨越时空的可能,所以党政机关应该充分利用多平台协同优势来构建政务网、内网平台和移动端相互联动的信息传播矩阵。运用官方网站来发布权威的政策内容、微信公众号推送最新的思政信息、移动办公 App 在线开展网上学习、在线考试等等,不仅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内容覆盖体系、及时便捷的信息发送体系、及时回应的有效沟通体系,同时也实现了多平台并联布局提升了传播渠道的广度和信息接受的灵活度及互动性。
2.2 以数据为基础提升精准指导力度
数据已然是数字化时代下思政工作新类型生产资料,在数据信息收集和分析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行为数据、参与反馈数据、心理画像数据的有机融合,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思政引导模型,并且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和岗位性质实施精准化教育;政府机关可在数据化平台上随时掌握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内容、关注热点及疑难点等,据此针对性调整内容侧重点与沟通方式方法;在决策层面上,可利用分析数据进一步做好思政活动的设计、内容推送给群众的节奏和落地政策的实效性等方面的评估。
2.3 数智协同提升组织执行闭环
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改变某样工具或者某个部分的东西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组织内从上到下的,行政事务工作的重新整理、操作,必须要基于数智化平台为基础来推行,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系统真正融合在一起,利用工作门户嵌入式部署、组织架构一体化同步、人员状态动态更新,使得思政任务和工作任务一起下发,一同追踪,一同收尾。思想学习、党性教育、政策宣讲等工作都可以基于数字考核以及数字提醒,实现自动化的主动发起推送并且实现全流程的督办,数据看板以及智能报告能让领导及时看到组织的思想状况,切实达到政策宣传效果,增强组织活力。
三、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
3.1 消除技术和内容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
数字化过程中一般是先有技术系统而后才有内容变化,这样会导致平台功能虽然齐全,但是内容单调陈旧,格式雷同,要强化融合效果,需要推动技术团队和思政干部共创机制,共同打造内容模板、算法逻辑、数据接口,保障思想内容的正确性、数字表达形式的专业性;强化内容策划、技术开发生态及使用人意见采集,形成三方环状循环机制,使思想资源变成可视、可互动、可分享的数字传播产品,增强思想表达的数字生命力;促进内容和技术共生共长是实现思政工作内涵式数字化的根本要求。
3.2 消除干部数字素养落差的障碍
干部队伍数字素养差距较大,部分中老年干部还存在不会用、不用或不敢用智能终端和信息系统的情况,造成思政工作的数字化工具普及推广效果受限。需要加强数字能力基础培训和分级指导,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级别,为干部匹配适合自己的数字能力提升方案,采取“操作+理解 + 实用”培训方式,使干部将思政平台使用融入日常工作,并形成自主使用意识和使用习惯。
3.3 加强平台化建设和机制、制度的协同发展
数字化平台在实践中常常领先一步,并未与组织制度紧密匹配,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导致发生数据割裂,造成责任不明,以及存在工作盲区等问题。对此,应当建立起职责分划机制,将思政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监管等活动都纳入机关治理规范之中,使平台赋能和技术强能与制度发力并行运转。用制度化的方式对思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和激励,通过干部绩效考核和组织日常管理的方式将思想教育成果纳入其中,以思想教育组织约束力的结果向导方式来进行思政工作的检查考核。
结束语
数字化条件下的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既要创新又要变革的双重挑战和机遇,在新时代需要在理论上、在技术上实现思政工作的数字化转型。要从重构传播平台、优化数据支撑、强化数智协同三个方面,促进思政工作的精准化、系统化和智能化;要从理论和技术上厘清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厘清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和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及评价研究[J].魏龙吉.中国军转民,2023(23).
[2]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J].胡欢.教育教学论坛,2024(30).
[3]“互联网 +′ ”视角下的高职思政课程建设研究[J].曾芸芸.中国新通信,20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