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穿越工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
龚成虎
山西德胜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引言:
热力工程施工期间,将顶管穿越工程运用到其中,避免出现交通拥堵,防止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对交通环境的保护,提升工程施工效率。顶管穿越工程具有一定特殊性,存在诸多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对此为保证顶管穿越工程安全顺利推进,应根据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风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且采取安全对策,做好安全规划,以此做到尽最大可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顶管穿越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顶管穿越工程常见危险有害因素
1.1 人为因素
如果顶管穿越工程施工现场人员存在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以及风险辨识能力较差,或者存在指挥错误、操作错误,以及监护失误等行为,以此导致危险有害因素发生,若是不及时解决,最终诱发施工安全事故[1]。另外,顶管穿越工程存在一些特种作业,例如:电工等,如果没有相关证件从事特种作业,这样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1.2 主线偏移
顶管穿越工程施工势必会给周围土体结构产生干扰,如果地层位移和变形超过区间值以后,工程主线很容易发生偏移,以此带来危险有害因素。同时,在顶管穿越工程施工期间,如果工程交角小于 90∘ 的话,高程很容易出现偏差,给顶管穿越工程施工带来负面影响。
1.3 沉降、塌陷
如果未能根据顶管穿越工程施工要求,做好润滑减阻工作,或者未能结合地面和周围土体变化,以及地下水变化情况等,对压力和润滑浆量进行调整,这样很容易导致工程上方土体沉降、塌陷等问题,导致施工安全事故发生[2]。另外,在顶管穿越工程深基坑开挖期间,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沉降监测,以及基坑支护,再加上施工会给周围土体带来一定干扰,势必会影响工程正常、安全推进。
2、顶管穿越工程常见危害因素安全对策
为保证顶管穿越工程安全、顺利推进,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安全对策,以此消除危险有害因素,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1 沉降、塌陷安全防范
首先,为解决沉降、塌陷等危险有害因素,应根据顶管穿越工程施工要求,选用优质管材,并且注重材料检测,严格根据施工流程,规范展开顶管穿越工程施工作业,做到从源头上消除或者解决有害危险因素。
其次,在顶管穿越工程施工期间,应做好润滑减阻工作,并且需要根据地面、周围土体,以及地下水等变化情况,对顶管顶进压力以及润滑浆量等进行调整,促使顶管穿越工程施工顺利推进。另外,在顶管穿越工程施工期间,一旦发生沉降、塌陷等数值超过区间值,这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且查明原因,对施工进行调整,等到沉降和塌陷得到有效控制,方可继续展开顶管穿越工程施工作业[3]。
最后,针对塌陷施工区域,需要将塌陷土体进行挖掘,并且采用孔灌注细砂水泥进行 处理,处理完成以后将围挡拆除,以保证顶管穿越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2 人为因素安全对策
所有参与顶管穿越工程施工的人员,应经过严格的培训,并且通过考核以后,才能从事施工作业,避免因为人为因素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同时,在顶管穿越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将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明确参与施工人员的所有工作责任、施工范围、施工难点和重点,以及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促使后期施工顺利进行。另外,在顶管穿越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避免出现违章施工作业。
2.3 主线偏移安全防范
为保证周围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应顶管穿越工程深基坑施工期间,合理设置支护体系,目的是对地层位移和变形位移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两者控制的区间值范围内,减少顶管穿越工程对周围土体的干扰[4]。另外,在顶管穿越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对工程交角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高程出现偏差,以保证顶管穿越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顶管穿越工程实例分析
本文以临汾市绿色能源输配项目(霍州-襄汾)临汾城区段 EPC 总承包热力管道穿越汾河为例,该工程主管为预制钢套钢保温管道 DN1600mm ,本段共包含 1 处穿越节点,节点概况为:首先,顶管穿越汾河节点本处穿越处热力主管为预制钢套钢保温管道,规格为 DN1600mm ,一共 4 根,其中 2 根为 1 组,共分为 2 组,并且每根热力主管外设置内径 d3000mm 保护套管,套管壁厚 0.275m ,保护套管外径 3.55m ;其次,同组 d3000mm 保护套管外皮水平净距为 5m ,保护套管以机械顶管工艺施工为主,单排顶管长度 470m ,顶管单节长度 2.5m ,单排顶管管节共计 188 节。工作井均位于东侧,基坑深度为 20.05m 。通过勘查,工程确定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300kpa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风险有效因素进行识别和描述,并且根据风险等级,采取风险安全控制对策,以消除危险有害因素。
第一,由于该工程深基坑深度为 20.5m~23.75m ,所以对基坑支护体系有着较高要求,并且施工区域地下水较为丰富。为消除该危险有害因素,减少对周围土体的影响,以钻孔灌注支护形式为主,以保证深基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采用止水帷幕 +, 底坑铺隔绝地下水设施,以减少地下水所带来的影响。
第二,该工程顶管长度为 470m ,属于长距离顶管施工作业,并且顶管内施工期间,通风效果较差,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5]。顶层穿越土层为卵石层,稳定效果较差,再加上顶管距离较长,顶管主轴线、高程很容易出现偏差。对此,应解决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通风系统,以保证施工区域的通风效果。另外,在顶管穿越施工期间,需要做好实时监控,一旦主轴线和高程出现偏差,可立即发出反馈,停止施工进行调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顶管穿越工程与普通管道施工有着很大不同,尽管不会给路面造成较大影响,但是会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对此,需要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有害危险因素的成因,有针对性采取安全对策,促使危险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以及顶管穿越工程安全、顺利展开,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充分展现出顶管穿越工程自身优势,以保障该工程可以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申得济,贾志强,等.顶管穿越在役管道挤土风险的定量评估与研究[J].石化技术,2025,32(06):96-97+112.
[2]王志龙,徐永平,吴京涛.顶管长距离穿越回填土地层设计参数与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4):121-123.
[3]张鑫.不同管道穿越技术在供热领域中的应用[J].区域供热,2024,(01):102-106.
[4]闫浩鹏.顶管机的施工风险与控制研究[J].珠江水运,2023,(09):95-97.
[5]王璐.顶管施工在热力管道穿越小清河及南水北调暗涵工程中的应用[C]//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 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2022:78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