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创新实践
林柏坚
连江县东岱中学 350510
引言
在传统的农村初中教学里,作业设计通常仅依据课堂内的知识内容来安排。所以,英语教学常常忽视了作业在拓展学生思维,以及巩固其知识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而随着“双减”政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地,减负增效的任务在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所以怎样结合农村初中教学的实际状况,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让作业对学生思维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就成了初中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在英语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应用中,教师需要就可以从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其具体的英语学情,打破单一的书面习题模式,探索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实现课堂作业的育人价值。
一、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一)课堂作业的设计不科学
在当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中,课堂作业往往难以发挥其作用。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作业内容上。一方面,作业里常常出现城市生活场景或国外文化的内容,比如讨论城市的高楼大厦、国外的流行音乐等。这些作业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农村学生缺乏相关生活体验,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管学习基础好坏,都布置相同难度的作业。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课堂作业,导致基础差的学生面对难题无从下手,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基础好的学生又觉得作业缺乏挑战性,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作业内容还过于注重书面知识,忽视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像口语表达、情境交流等方面的作业很少。
(二)课堂作业的形式和趣味性不足
课堂作业的开展,是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成果的及时检测,所以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参与。但是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大多布置书面作业,如抄写单词、做练习题等,导致课堂作业形式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每天重复这样的作业,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除此之外,课堂作业中缺乏趣味性元素,只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一问一答,没有结合农村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也限制了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发挥与表达。这样一来,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课堂作业安排与完成评价需要调整
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中,作业量的安排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样相互关联。但有的英语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通过一些学习一下掌握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就会布置大量作业,甚至有些作业中还包含重复知识点。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却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和总结,学习效率低下。而有的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则过少,只是简单地带学生过一些课堂学习内容,做一下教学总结。这样学生也就无法通过足够的练习,实现对本节课英语技能的全面掌握。而由于作业量的不确定,教师在根据作业对学生学情的评价中,既无法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和反思的能力,难以实现其英语学习水平的真正提高。
二、“双减”政策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学生学情,进行分层设计
在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这种差距表现得往往十分显著。所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教师不但要在教学环节进行分层,还要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做好多元分层。以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7 Being a Smart Shopper 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在课堂作业的分层设计中,教师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阶梯式任务。比如针对基础层的学生,教师需要检测他们对本单元单词、句型等的学习成果,比如 how many/how much……的应用。所以教师就可以设计完型填空、词汇连线等简单的形式,检测其基础知识的学习成果。而对于提高层的学生,为了让他们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检验其是否理解本单元知识,教师则可以以“How to be a smart shopper”为主题,让学生写出 3-5 条具体的购物建议,鼓励他们结合农村集市或小卖部的实际购物场景,进行口语上的详细举例说明,这样既巩固了语言知识,又提升了知识迁移能力。通过这样的分层设计,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任务中获得成就感,避免了“一刀切”作业导致的能力提升问题,真正实现了“减量提质”的作业目标。
(二)设计课堂中的实践作业,提高参与兴趣
为了弥补课堂作业形式与趣味性不足的问题,英语教师在作业的优化改进中,想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就可以从农村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设计多样化的实践类作业形式。例如在学习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3 Dream Jobs 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将来时用法,并通过本单元主题的讨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劳动观,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My dream job”情景剧表演,并以此作为课堂所学成果的展示。在这项作业的完成中,教师需提前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抽取农民、乡村教师、兽医等职业。这些职业与农村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对此的了解程度也比较高。而在表演前,学生可以利用“I want to be...because...”“I will...in the future”等句型,编写简短对话,描述自己对本职业的理解,并结合道具进行现场演绎。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准确运用语法知识,还需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展现职业特点,这既贴合农村学生的认知经验,又能让他们在合作与展示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这种实践课堂作业,既将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深度融合,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做中学”“用中学”,真正实现了作业的趣味性与实践性统一。
(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课堂作业安排
随着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村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因此在英语课堂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同样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使课堂作业的量安排得更合理,形式也更能吸引学生。比如在学习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6 Earthand Its Neighbors 这一单元时,为了检测学生对形容词比较级与最高级变化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中,可以借助问卷星等在线平台,设计包含星球大小比较、距离测算等情境的选择题与填空题。例如展示太阳系行星图片,要求学生用“Jupiter is(large) than Earth, but the sun is the _____ (bright) of all”等句型,完成在线练习。在学生完成后,系统平台就可以自动批改,并即时生成正确率热力图,将原本需20 分钟完成的纸质练习,压缩至 8 分钟,同时通过系统给出的动态排名,激发学生参与测试,巩固知识内容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教师进行错题讲解中,还可以应用如希沃白板的蒙层、拖拽等互动功能,将学生作业中的高频错题以游戏化形式呈现。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枯燥的错题讲解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借助实时统计功能,快速掌握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薄弱环节,从而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辅导。
(四)优化课堂作业的评价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为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实践“双减”政策减负增效要求的过程中,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进一步完善,也要涵盖对学生作业完成后的评价环节。一方面,在评价内容与形式上,教师除了要参考结果性评价内容,即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还要结合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表现,比如在实践类作业中的参与度,或者团队协作中的贡献等过程性内容,从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使学生听说读写等的多种技能,都能在学生的作业完成中得到展示。另一方面,在评价主体上,教师也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创建师生、生生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为了加强评价环节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作业评价档案袋,收集学生不同阶段的作业成果和评价记录,帮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轨迹,从而在持续的正向激励中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
结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想要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任务,不仅要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还要通过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应用,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深化其对知识的学习掌握。而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中,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分层设计与评价。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融入农村地区的具体生活元素,使学生在作业完成中,能够感受到学科技能的实用性,从而将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体系当中。
参考文献
[1]曹梅. 多元作业,减负提质——初中英语课堂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16):102-104.
[2] 王 雪 . “ 双 减 ” 政 策 背 景 下 初 中 英 语 作 业 的 优 化 设 计 [J]. 品 位 ·经典,2024,(09):160-163.
[3]王慧. 丰富作业形式拓展课堂教学——“双减”下初中英语优化作业设计探析[J].考试周刊,2023,(46):1-5.
[4]赵瑞.双减环境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现状及改进策略[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2 教育教学探究网络论坛论文集(一).成都市第四十四中学校;,2022:37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