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优化路径
杨登芳
界首中学 236500
一、嵌入式知识建构:完善政治认知
数字环境为大单元教学的知识建构提供了新的支点。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线性推进,数字化教学能够实现跨时空、跨资源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政治认知框架。
首先,应嵌入时代关照,顺应发展之势。教师可借助数字媒体平台,引入最新的时政视频、权威新闻数据以及政策解读,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感知。例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时,教师可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
其次,要嵌入模块关联,借助融通之力。思想政治课程各模块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构建数字化知识图谱,把必修模块与选择性必修的相关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学生能够清晰把握“道路—制度—文化”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性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可视化工具,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必修一)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必修三)并置呈现,凸显知识间的纵横关联。
由此,嵌入式知识建构不仅是对学科内容的再组织,更是基于数字化工具对知识逻辑链条的可视化重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政治认知。
二、联动式活动创设:深化政治情感
政治认同的生成离不开真实活动的支撑。在数字环境下,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内部,而是能够实现线上线下的多维联动。
首先,应以议题为主线,回答真问题。教师可依托网络平台搜集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议题,围绕“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当家做主”“构建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等主题设计辩论任务。数字化环境能够提供更广泛的资料渠道,使学生在查阅、比较中产生思想冲突,并在思辨中深化对制度优势的情感认同。
其次,要以情境为载体,实施真探究。虚拟仿真技术、数字故事平台为政治情境创设提供了丰富可能。例如,在学习“人民、法治与政党关系”时,可设计虚拟“窑洞对话”再现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制度逻辑与历史智慧,进而激发情感共鸣。
再次,应以任务为抓手,启发真思考。数字环境下的真实任务可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展开,如针对基层治理问题设计调查任务,让学生分组在网络社区中进行民意采集,撰写报告并分享解决方案。这种数字化驱动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参与感,也让情感认同在“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中逐步生发。
三、具身式学科实践:强化政治行为
大单元教学不仅关注课堂内的认知生成,更重视学生的真实行动与社会实践。数字环境下的学科实践具有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政治行为。
首先,应强调活动与体验,明确行动目标。通过数字平台组织模拟政协提案、网络素养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资料检索、数据处理和方案撰写中承担实际角色。例如,学生可在线提交关于“青少年网络保护”的政策建议,并在数字社区中展开讨论,形成行动导向的政治实践。
其次,要注重迁移与应用,促成学习进阶。数字环境下的案例数据库和开放数据资源,能够支持学生把课堂所学迁移到社会问题研究之中。例如,学生通过对网络暴力现象的调查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实现理论与现实的深度对接。
最后,要突出选择与创造,实现价值升华。数字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与创造的舞台。学生可以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升华逻辑,结合相关数据库进行分析,创设多元化的论证成果。通过自主探究与创造性表达,学生在比较、鉴别与创新中提升政治参与的价值追求。
四、互动式教学评价:坚定政治自觉
在数字环境下,教学评价不再是终结性的检测,而是多维度、全过程的动态生成。
首先,应突出以践探评,在社会互动中明方向。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被记录、呈现与反馈。教师可组织线上交流或专题论坛,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例如,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后,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展示平台分享感悟,形成群体化认同。
其次,要发挥以论导评,在同伴互动中学长处。数字协作工具为同伴互评提供了便捷条件。在虚拟课堂辩论中,学生围绕立法逻辑展开讨论,借助即时投票、在线评论等功能,促进观点碰撞与群体智慧生成,从而在互动中坚定政治自信。
最后,应注重以悟促评,在自我互动中铸信仰。教师可以利用学习档案袋、在线日志等数字化手段,引导学生定期自我反思。在与老党员、先进模范的访谈中,学生可通过数字平台整理访谈实录,撰写反思报告,将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升华为坚定的政治信仰。
结论
数字环境为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嵌入式知识建构的系统化推进、联动式活动创设的情境化体验、具身式学科实践的虚实结合、互动式教学评价的智能化支撑,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和自觉四个维度上的全面发展。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进一步强化数字工具与教学目标的深度契合,以培养具备坚定政治认同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钱宏翠. 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2025,(07):9-11.
[2]董唐亮.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路径探析[J].教育界,2025,(04):23-25.
[3]林夏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优化设计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4,(36):51-54.
[4]徐越,刘艺.数字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5,32(04):17-19.DOI:10.16732/j.cnki.jeu.2025.04.005.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数字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路径优化研究”(立项编号:AH202412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