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篮球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马小虎
平罗县城关第七小学 宁夏石嘴山 753400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日益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篮球作为基础体育项目之一,在小学阶段具有良好的普及性,但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存在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教学通过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分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参与度,因此,探索分层教学在小学篮球单元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分层教学在小学篮球单元教学中应用的概述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在认知能力、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小学篮球单元教学中,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前期水平评估,将其分为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使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训练,逐步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教师根据分层情况,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既保障了基础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又为能力较强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挑战,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小学篮球教学的科学化[1]。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篮球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制定分层标准
制定科学的分层标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首要前提,直接关系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适配性,分层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兴趣等多维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学生在身体发育、运动能力和心理接受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单一的成绩难以反映其真实能力,因此,应结合体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制定包括基本运动技能测试(如运球、投篮、协调性)、态度与兴趣调查、教师课堂观察等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区分学生的能力层次,科学合理的分层标准不仅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之间的最佳匹配,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成效,促进个体全面发展[2]。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在开设篮球单元前,通过组织专项运动能力测试(包括运球绕杆、定点投篮和短跑折返跑等),辅以课堂表现记录,将全班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三组,在分层标准制定过程中,教师参考了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历年课堂表现档案以及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确保评价结果全面、真实、可操作,例如,A 同学虽身高一般但投篮准确率高、参与积极,被分入“提高层”;而B 同学协调性较弱、对篮球兴趣不浓,暂归入“基础层”,这种多维度的标准体系有效避免了单一指标造成的分层偏差,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不同层次学生在各自适合的教学内容中获得了积极体验,课堂参与度与技能掌握水平均有明显提升。
(二)开展能力评估
开展能力评估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在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在特定学习内容中的实际水平,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篮球技能、战术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能力评估方法,为后续的分层教学提供精准依据,依据教育评估理论,有效的能力评估应具备多元性、发展性和动态性,不应仅依赖一次性测试,而应综合实地测试、教师观察等方式,形成立体化评估体系,通过动态跟踪学生的能力变化,教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具适应性,能力评估不仅是分层的依据,更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工具,能够促进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的有效对接[3]。在篮球单元教学开始前,体育教师为准确掌握学生运动水平,设计并组织了一次综合能力评估活动,评估内容包括:20 米折返跑测速度与耐力、定点投篮测投篮准确性、绕杆运球测试控球能力,以及一对一模拟对抗检验实战反应能力,此外,教师还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表现,并结合学生自评问卷,全面了解其心理,教师将学生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级,分别设计针对性的训练内容。比如基础层学生专注于运球与投篮基本功训练,提高层学生参与更多对抗与战术演练,拓展层则挑战复杂战术组合。
(三)设置分层目标
设置分层目标是分层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方向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教学目标应体现差异化、层级性与可达成性,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成长需求,在小学篮球单元中,学生的身体发育与技术能力发展存在阶段性差异,统一目标容易导致低层次学生难以达成、高层次学生缺乏挑战,因此,教师应依据前期能力评估结果,为各层学生分别设定符合其能力范围的发展性目标,例如,基础层以掌握基本动作为主,提高层则侧重技能的熟练应用,拓展层则应挑战更复杂的战术配合与比赛策略,合理的分层目标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实现“低起点、高成效”的教学效果,推动整体课堂质量稳步提升[4]。在篮球单元教学中,教师结合前期能力评估结果,为三类学生设置了分层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层学生,目标是“能够独立完成运球、传球和投篮基本动作,并参与简单的两人配合练习”;提高层学生的目标则为“掌握常用战术配合,如交叉跑位和掩护,并能在小组对抗中合理运用”;拓展层学生则被赋予“在三对三对抗中主动组织进攻、防守,展现战术判断力和团队配合能力”的目标,课堂中,每组学生围绕各自目标开展学习任务,教师分别给予针对性指导与评价,基础层学生在安全氛围中建立了技能信心,提高层掌握了战术基础,拓展层则在实战演练中提升了综合能力。
三、结语
分层教学在小学篮球单元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教学困境,通过科学制定分层标准、全面开展能力评估、合理设置分层目标等策略,不仅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也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分层教学有助于实现课堂的有序组织与分层推进,促进学生技能的多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俊胜.分层教学在小学篮球课堂中的应用[J].家长, 2024.
[2] 周宗安.小学篮球教学中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体育画报,2023(6):201-203.
[3] 段婧,许昊凡.动态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视野, 2023(6):70-72.
[4] 姜吉伟.基于分层理念的篮球教学实施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5(6):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