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探析
张天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70
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已60 余载,时序的流变多次印证了其所蕴含的真理性光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系统建构和阐析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原典,立意高远、深远宏阔,绘制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图式,构成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篇,具有超时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全面呈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951 年 5 月 23 日,刘少奇在《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中首先使用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毛泽东在本文中围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主题,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内容、方法和管理等诸多问题,并首次使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明唯物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着力点,要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落实矛盾分析法,青年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学会正确认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对矛盾分析法应知应会深刻领悟。首先要明晰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其次要清楚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学会因时因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敌我矛盾属于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两者关系辩证统一,对抗性的矛盾要用专政的方法加以解决,而非对抗性矛盾则要用民主的方法灵活处理。再者要明白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条件合适,矛盾双方也会相互转化交融互动。人民内部矛盾“ 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 。这启迪青年要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最后要努力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与信念上的坚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求得思想上、政治上和学习上的进步。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号召青年要坚持不懈地改造自身的思想,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侵蚀,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落在每一位青年身上,青年人要涵育昂扬向上的精神样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建设,争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着眼于培养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毛泽东指出:“ 学生要能耐艰苦,要能白手起家。”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 ,国家各项事业也需要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萌发演进。其次要自觉涵养勤俭节约的品格。青年人要牢固树立“ 劳动光荣” “ 浪费可耻” 等观念,坚决反对“ 享乐主义” “ 奢靡之风” ,坚持勤勉奋斗。最后要着力培养共产主义是奋斗出来的觉悟。毛泽东强调要使全体青年知道国家建设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时代中的青年要肩负国家未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理想的实现而艰苦奋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三)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青年要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民享有公民权,所谓公民权,就是指在政治方面享有自由与民主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最广泛的民主,但任何公民在行使民主与自由权利的时候,都不能以侵犯国家、集体及他人的自由为代价。毛泽东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要反对那种主张实行西方的两党制、鼓吹绝对民主和绝对自由的倾向,世界上只有具象而非抽象的民主,“ 民主自由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都是在历史上发生和发展的” 。我们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统一体,“ 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 ,要求青年在享受广泛的民主和自由的同时必须接受社会主义纪律的约束,通过渗入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正确的民主与自由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也是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和着力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论及青年罢课的缘由时,毛泽东追溯澄明相当一些青年人由于“ 往往容易注意当前的、局部的、个人的利益,而不了解或者不很了解长远的、全国性的、集体的利益” ,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懈怠迷乱,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因此要培养青年人识大体顾大局的集体主义观念。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青年要清楚只有国家发展起来,个人的美好生活才能得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优先项,并不意味着完全漠视个人的利益,国家在进行生产和分配的时候也会充分权衡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使其交融一体、互补相生,在不违背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原点前提下,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利益,保持三者的有机和谐统一。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新时代价值意蕴
作为党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不仅凝练阐释了这一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内容、方针方法和实践要求,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引。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本土化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中,并未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加以定义。《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下多次明确使用“ 思想政治教育” 的概念,并对这个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形成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说。毛泽东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中厘清和演绎了“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概念,对概念内涵外延加以拓展和充实,具有深远宏阔的问题意识和思想视野。毛泽东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着墨探索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原点和基准点,不断回溯这个原点,由点及面,才能不断焕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生机活力。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既肇始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又生发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推动了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进程。
(二)形成了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中国问题”时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穿透力,新时代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于解决新征程中的青年问题极具指导意义。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历久弥新,其系统阐述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为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奠立了理论底色和基本形态,开创了优良传统,开启了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序章。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动,发扬历史主动,不断增进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认识、规律性把握和实践性展演,培养造就了一批批“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的、奔腾的、不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