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作者

王凤叶

新疆和田策勒县固拉合玛镇托格拉吾斯塘小学 848300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需顺应技术发展趋势。传统课堂中,统一教学进度难适配小学生差异,枯燥的文本呈现降低学习兴趣。人工智能凭借动画交互、语音识别等功能,能打造生动学习环境,精准捕捉学习特点并及时反馈,为解决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难题提供支撑,助力提升教学效果。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人工智能应用的现状与问题

1.1 技术应用与教学需求适配性不足

当前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多数属于通用性开发产品,未能充分融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年龄阶段特性。部分语音测评系统对低年级学生的发音容错空间设置过窄,只要存在细微的口音偏差就判定为错误答案,这会显著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互动式课件里缺乏符合该年龄段认知的动画素材和趣味音效,难以维持学生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使得技术功能与教学实际期望之间出现明显断层,无法真正为教学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1.2 个性化阅读资源供给单一

现阶段阅读材料的推送模式主要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统一划分,没有充分顾及小学生在学习基础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同一班级内,英语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获取的学习内容难度完全相同,基础薄弱的学生常常因词汇量储备不足而产生畏难情绪,基础扎实的学生则会因内容缺乏挑战性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现有资源未按照词汇掌握程度、兴趣方向等进行精细化分类推送,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形成了阻碍。

1.3 教学评价反馈缺乏针对性

目前的评价环节主要聚焦于单词认读、句子翻译等基础技能层面,对于阅读兴趣培育、篇章整体把握、逻辑思维训练等深层次能力维度关注较为欠缺。虽然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即时的分数评判,但反馈形式大多局限于“正确 / 错误” 这类简单标记,既没有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错误成因的通俗解释,也缺少具体可操作的改进步骤和学习建议,导致小学生很难清晰知晓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科学的提升方向,长此以往容易使学习热情消退,进而导致学习主动性的持续降低。

二、人工智能支持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

2.1 构建趣味化个性化学习场景

凭借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动画互动式的阅读环境,将文本内容转化为情节连贯的卡通故事呈现,通过语音指令、点击操作等途径触发故事互动环节和奖励机制。系统根据学生朗读的流利水平、答题的正确状况动态调整内容的难易程度,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单词发音示范、语句跟读等多轮辅助支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置角色配音、情节续编等拓展性任务,进而精准贴合不同学习者的进度节奏。

2.2 开发适龄化智能阅读资源库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分级别的阅读资源库,按照话题分为动物、家庭、校园等贴近日常生活的主题类别,依据难度细分为入门、提高、拓展等不同层次。资源开发时充分调研小学生认知喜好,结合他们的兴趣标签和历史学习记录精准推送相应内容,巧妙融入英文儿歌、情景互动小游戏等趣味元素,支持语音点读跟读、单词发音模仿、画面局部放大缩小等适配功能,所有资源内容严格与教材中的单元知识要点保持同步衔接,通过丰富呈现形式和精准内容匹配,以此增强资源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和与教学需求的匹配度。

2.3 优化即时性教学评价反馈机制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涵盖发音精准度、阅读流畅度、内容理解度等方面。反馈形式采用卡通图案、积分奖励与简洁文字相结合的模式,例如用星星的数量展示表现级别,用 “读的时候放慢速度,把每个单词都读清楚哦” 等充满童趣的话语进行提示,同时自动生成错题分析报告,标记高频出现的错误类型,为教师开展针对性辅导提供参考依据。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人工智能应用的保障措施

3.1 强化教师智能教学应用能力

开展专题性质的培训项目,帮助教师精通智能教学平台的各类操作方式,学会对学生学习数据所生成的可视化分析报告进行有效解读。培训内容重点聚焦资源筛选方法、互动型任务设计技巧等实践性技能,教导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真实特点,对人工智能工具的各项参数加以调整,像设定语音评测的容错区间、动画展示的持续时长等,进而提升技术应用与教学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

3.2 建立适龄化资源开发标准

制定小学英语智能阅读资源的编制规范,清晰界定动画时长控制在3-5 分钟范围之内、词汇难度与课程标准要求相契合等具体条款。所有资源均需经过英语任课教师和教育技术领域专家的共同审核,确保内容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融入合作互助等德育方面的元素,技术功能设置贴合小学生的操作习性,例如简化界面按钮数量、增加语音导航功能,以此保障资源的整体品质。

3.3 完善家校协同监督机制

搭建家庭与学校协同育人的线上平台,实时同步学生的阅读时长、任务完成进度等数据资料,让家长能够直观掌握孩子的学习进程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平台设置单次使用时长不超过 20 分钟的自动提醒功能,避免学生对电子设备产生过度依赖,教师与家长通过该平台定期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引导学生合理分配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时间,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劲合力。

四、结论

人工智能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优化提供有力支持。针对当前适配性不足、资源单一等问题,通过构建趣味场景、开发适龄资源、优化评价反馈,辅以教师培训、资源规范和家校协同,可有效提升教学针对性与趣味性,让技术更好服务于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琦.人工智能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新教育,2025,(17):4

[2]李海芳.善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5,27(08):179-181.

[3]曹菁.人工智能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09):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