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

作者

王华

长治市潞州区澳瑞特学校 046000

引言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由“减量提质”转向“精准提效”,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面临更加系统化与综合化的教学要求。传统以课文为单位的教学方式存在内容割裂、活动孤立、能力单一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其核心理念是以单元主题为主线,将多个教学要素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形成“读-思-写”一体化的学习结构。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尚不成熟,系统性学习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展开,从理论依据、整合策略与实施路径三个层面展开深入分析,并以实践数据为支撑,探索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整合的必要性与现状问题

(一)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弊端

目前多数小学语文课堂依然采用“逐篇精读”的方式,导致课文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学习内容零散、不成体系。教师注重课文词句讲解和知识点落实,忽视单元之间主题联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育。例如,在一个关于“自然与生命”的单元中,各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自然美,却未通过教学设计形成学生对自然生命的整体认知。此外,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常被边缘化,未能与主课文深度融合,失去整体教学的功能。

(二)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对内容整合的启发

单元整体教学倡导“以学习任务群统整语文学习内容”,强调在单元主题统领下,将识字、阅读、表达、实践等任务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这种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从宏观上把握单元意图,从微观上安排课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语言知识、思维训练、文化渗透与语文活动打通,实现内容整合、教学整合、素养整合的“三位一体”。

二、单元整体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策略

(一)主题统领:围绕核心意旨设计整合路径

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在于“主题统领”,即以单元主题为中心,带动课文、活动、表达等内容进行系统化教学。在设计时,应明确单元主题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统筹每一篇课文在主题中的功能与作用。例如,在“热爱祖国”的单元中,通过《我爱你,中国》《祖国在我心中》《长城》等课文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逐层认知;将习作内容设计为“我眼中的祖国风景”,与阅读内容形成呼应,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联动。

(二)群文联动:构建多文本比较与延伸学习

通过群文阅读整合课文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文本比较中提升理解深度与批判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单元内部乃至跨单元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文本比较与迁移,提升语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例如,在学习“勇敢与坚持”主题单元时,可将课本内的《小英雄雨来》《草船借箭》与课外的《鲁滨逊漂流记》片段等进行群文阅读,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深化对“坚持”这一品格的认知。

(三)任务驱动:以实践活动促进内容整合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任务驱动是实现内容整合的重要手段。教师可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综合性语文任务,如制作主题手抄报、组织小组辩论、创编故事演讲等,使学生在真实语文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表达与协作能力。例如,“人与自然”单元中,可设计“自然笔记”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的自然观察,并运用本单元积累的表达方式进行描写,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拓展思维。

三、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整合的实践路径与效果反馈

(一)教学实施路径的具体流程

要落实内容整合理念,教学流程设计必须体现“整体—系统—生成”的逻辑特征。首先是前期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全面研读教材,确立单元主题与核心任务,梳理课文间逻辑结构,设计整合型教学方案。其次是课堂实施阶段,教师围绕主题统领内容推进,采用“文本研读 + 活动实践 + 写作表达”的整合路径组织教学,并注意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迁移等方式建立内容关联。最后是后期评价与拓展阶段,教师通过作品展示、小组讨论、成长档案等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布置延伸任务,如课外阅读推荐、家庭语文活动等,进一步促进内容的内化与能力的迁移。在整个过程中,建议采用“问题链 + 任务链”相结合的策略,使内容结构更为清晰、任务完成更具层次。

(二)学生学习效果的实证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内容整合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某小学三年级实验班教学数据分析,采用单元整体教学后,学生在“语文素养测评”中的整体成绩较前提升 12.3% ,其中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能力的提升尤为明显。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参与整合教学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专注度与合作度,能够更主动地进行语言表达与文本比较。在“人与自然”单元中,通过设计自然观察笔记、讲解生态故事、开展写作练习,学生不仅语文能力提升,也增强了环保意识。教师反馈认为,整合教学使教学目标更清晰,课堂更具系统性与生成性,也减轻了教学的重复负担,提升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教师教研与课程资源的配套支持

单元整体教学的深入推进离不开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建设与课程资源的支持。建议各地教研室建立“单元主题设计 整合路径探讨 + 课堂观摩研讨”的系列教研机制,通过区域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内容整合方面的理念更新与能力提升。同时,应加强教材解析培训,引导教师从“文本解读”向“单元统整”过渡,提高整合教学的设计能力。在资源建设方面,应开发单元整合案例库、任务模板库与评价工具箱,为一线教学提供具体操作支撑。此外,也可鼓励学校设立“整合教学示范班”,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变革。

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下,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整,更是课程观念与教学逻辑的系统转变。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现状出发,提出了以主题统领、群文联动、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整合路径,并结合实践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表明,整合型教学有助于构建知识系统、提升学生能力、增强语文素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学资源、健全评价体系,推动小学语文内容整合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迈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兰凤. 大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J]. 学苑教育,2025, (21): 91-93.

[2]朱飞.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策略 [J]. 教育界,2025, (17): 65-67.

[3]曾晓雪,田瑞敏.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J]. 家长, 2025, (17):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