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马志慧
北辰区住房和建设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400
引言
建筑施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从业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平稳发展。但由于建筑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安全风险一直存在并很难完全规避。
一、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一)风险评估的内涵
风险评估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最核心的一环,它的内涵是用系统性的方法来确定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对隐患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依此对风险等级进行了判定,从而为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不仅包括对特定施工步骤,如搭建脚手架、深基坑挖掘等环节的风险评估,还涵盖了对整个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宏观思考,例如,安全制度落实、人员培训的效果评价。同时风险评估并不是一个孤立静态的过程,它与风险预警,风险处置和效果反馈紧密相连,构成一个管理闭环动态循环。
(二)建筑施工风险的主要类型
建筑施工风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在风险来源方面,主要有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和安全意识淡薄的人为风险;设备的风险如起重机械的老化和施工机具的失效;环境风险如施工现场复杂的地质条件,台风暴雨及其他恶劣天气的冲击;管理风险方面,比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在施工阶段的划分上,基础施工阶段容易出现深基坑坍塌和边坡失稳的危险;结构施工阶段有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的危险;在装饰和装修的过程中,不规范的临时用电可能会增加触电的风险。另外还有一些技术风险比如新的施工工艺运用不当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和材料风险比如采用不达标建材所带来的结构安全隐患。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评估体系的构成要素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由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等组成。评估主体一般包括具有专业资质的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等,这些人员的专业能力对评估结果是否准确有直接的影响。评估对象涉及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人,设备,环境和过程等诸多方面,需要结合施工特点确定关键的评估对象。评估指标在该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要与建筑施工特性相结合设置,例如人员违规率,设备完好率和安全培训覆盖率这些可量化指标与施工方案合理性和应急预案完备性这些定性指标相结合。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如安全检查表法)和定量评估(如故障树分析法),需根据评估对象的复杂程度选择适用方法。
(二)评估体系的流程设计
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流程设计中,遵循了“确定—分析—评估—回应”这一逻辑流程。一是风险识别阶段通过现场勘查,资料查阅和专家访谈,对施工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了综合梳理,并制定了风险清单。二是风险分析部分,深入剖析了所确定的风险点,厘清了风险产生的诱因,概率以及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结果,并可以借助风险矩阵这一工具实现量化分析。然后在风险评价阶段根据预设评估标准判断风险等级并区分出高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并识别出需重点控制的风险点。再到风险应对阶段,根据风险的不同级别制定了对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在高风险点通过停工整改和加装防护设施来实现中低风险点的连续监测。
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实证研究
(一)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本次实证研究以一个位于城市郊区的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为对象,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 万平方米,含6 栋18 层住宅楼及配套地下车库,建设周期2 年,涵盖基础挖掘、主体施工、室内装修等步骤。选取此案例依据如下:一是工程规模中等,涉及典型建筑工序,具有代表性;二是工程位于郊区,周边有少量民居和农田,建设需兼顾施工安全与环境影响,风险因素较综合;三是施工单位已有一定安全管理基础,但仍存在漏洞,适合用评估体系检验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评估体系的实施过程
该项目评估体系实施于工程开工第三个月,先后组建了以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和第三方安全评估专家等为主的评估小组。识别风险时,评估团队用现场巡视、查看施工日志和安全检查记录、与施工团队座谈等方法,确定了深基坑挖掘、塔吊吊装和高空作业等 12 个主要风险点。风险分析阶段,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深基坑坍塌风险量化分析,结合历史数据估算其发生概率为 0.02% ,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 50 万元;用专家打分法对高空坠落风险定性分析,判断风险影响程度是否显著。风险评价阶段,依据评估标准,将深基坑坍塌风险判定为高风险,高空坠落风险判定为中风险,其余风险判定为低风险。
(三)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根据评价结果,本工程以深基坑开挖及高空作业为主要风险控制要点。深基坑的坍塌风险被评定为高风险,这主要是因为项目所处的地质环境是软土,并且基坑的挖掘深度高达6 米,尽管支护结构的设计是符合相关规范的,但是在施工中会出现支护桩之间间距偏差大等现象,加大坍塌风险。高空坠落的危险性被评价为中度危险,这一方面是因为有的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同时也有临边防护设施的欠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该工程总体风险水平为中等偏下,超过了类似规模工程的平均安全性,体现了该工程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四)案例总结与经验启示
对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实证研究表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可有效识别施工关键风险点并指导安全管理。经考核与防控,工程后续无重大安全事故,深基坑坍塌、高空坠落风险受控,临时用电和起重吊装安全情况改观。本案例启示:一是风险评估应贯穿建设全过程,各阶段风险点不同,需动态调整评估重点;二是重视评估团队专业性,引入第三方专家增强结果客观性与权威性;要有可操作性强的风险应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与整改时限;建立风险评估与安全培训联动机制,针对人员作业问题开展培训,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
结束语
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进行建构与验证。研究证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对施工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并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工具与手段。该评估体系设计原则,构成要素与过程保证了该体系的系统性与高效性,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体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给施工企业风险控制以清晰的方向。但该评估体系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评估人员素质,数据准确性与及时性方面的挑战。今后的研究应该集中在优化评估体系、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数据管理水平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李辉. 建设工程中的智慧工地安全管理体系建设[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5, (05): 46-48.
[2]李炳楠, 徐瑾. 提升地下复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J].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