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科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魏炜
西安邮电大学 710121
引言
大学物理知识体系复杂且抽象,包含众多定理、公式和概念,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多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教育的发展,提升大学物理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成为重要目标。
一、大学物理学科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基础
1.1 物理学科特性与情境教学的适配性
物理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其知识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也广泛应用于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特性使得物理知识与现实世界存在紧密联系,而情境教学法正是通过构建现实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接触物理知识。例如,力学中的运动规律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机械运动场景来体现,电磁学中的电场、磁场概念可以结合电器设备的工作场景来讲解。
1.2 学生认知规律对情境构建的要求
大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往往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若缺乏具体的感知基础,很难深入理解其本质。情境构建需要符合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比如,在讲解波动光学时,可以先从学生常见的雨后彩虹、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等现象入手,构建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光的干涉、衍射等抽象概念。
二、大学物理学科中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路径
2.1 基于生活实例的基础概念情境设计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物理现象,基于这些生活实例设计基础概念情境,能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讲解摩擦力概念时,可以设计推动不同重量的物体、在不同路面上行走等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回忆自身经历,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变化。在讲解惯性概念时,结合乘车时的体验,如汽车启动、刹车时身体的倾斜等场景,引导学生理解惯性的本质。这样的情境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降低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增强了学习的亲切感和实用性。
2.2 结合科研前沿的综合问题情境构建
大学物理与科研前沿联系紧密,结合科研前沿构建综合问题情境,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讲解量子力学相关知识时,可以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科研前沿领域,构建综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在讲解热力学知识时,结合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科研方向,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运用热力学定律分析能源转换效率、热污染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不仅能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发展活力,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2.3 融入实验操作的互动探究情境创设
实验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融入实验操作创设互动探究情境,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索物理知识。在进行电学实验时,设计电路连接、仪器调试等互动探究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在操作过程中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在力学实验中,通过搭建不同的力学模型,让学生在改变实验条件的过程中,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这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建构物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大学物理学科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3.1 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兴趣的影响
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场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枯燥的理论讲解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有趣的科研前沿或动手操作的实验情境中接触物理知识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他们会主动思考、提问、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大学物理的学习中,改变以往对物理学习的抵触情绪。
3.2 对学生知识理解与迁移能力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场景呈现物理知识,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场景,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情境中学习的知识,不是孤立的概念和公式,而是与具体场景相联系的,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当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或场景时,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从原有的情境中迁移出来,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了摩擦力知识后,在遇到机械设计、运动分析等相关问题时,能够运用摩擦力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升了知识的迁移能力。
3.3 对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情境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对不同情境的探索,学生学会了从物理的角度看待问题,掌握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情境中往往存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大学物理学科中的应用,基于物理学科特性、学生认知规律和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多种实施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优化情境设计,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推动大学物理教学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杨秀娟,程建勇,邵珠峰.多元智力理论下大学物理情境教学的创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7):142-144.
[2]朱丽平.现代物理情境教学法的新内涵[J].现代职业教育,2018,(07):147.
[3]赵敏,高兴茹,吴萍.情境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