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写作法在初中生英语作文评价中的应用
王璇
六安皋城中学光明路校区 237000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全面提升听、说、读、写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英语作文往往处于教学的弱势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结果导向,教师评价集中在作文最终文本的分数与优劣上,忽视了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训练、表达探索与自我反思。结果是学生对作文任务缺乏兴趣,常常感到压力大,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写作能力也停滞不前。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为英语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过程写作法作为一种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写作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它强调写作不仅是产出结果的过程,更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准备、构思、起草、修改直至完成作品的全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本文将结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实际,探讨过程写作法在作文评价中的具体应用与效果,为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初中英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首先,教师的教学目标偏向应试,作文训练往往以应对考试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套用范文或固定句式,忽视了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方式导致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灵活性与真实情感。其次,评价方式单一,大多数教师依靠分数、等级来判定作文优劣,而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展现的思维逻辑、修辞运用和修改能力关注不足。学生得到的反馈往往是简单的分数或批注,难以形成有效的学习激励。再次,学生缺乏写作指导与过程训练,往往在动笔前思路不清晰,写作中出现语言错误却无人指导及时纠正,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最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难以逐一指导,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导致合作学习和同伴互评机制未能发挥作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削弱了他们对写作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二、过程写作法的理论基础与特点
过程写作法源于西方写作教学理论,其核心理念是将写作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非单一的结果。它通常包含准备阶段、起草阶段、修改阶段和再创作阶段,强调学生通过多次修订和反思不断完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评判者,而是引导者与协助者,帮助学生在构思、表达和修改中获得成长。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形成性评价理念。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过程写作法正是通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建构写作知识来提升能力;形成性评价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给予持续性反馈,使评价成为促进学习的工具而非终结性裁决。过程写作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调过程性,让学生在多次修改中理解语言运用规律;二是注重合作性,鼓励学生之间互评与讨论,共同进步;三是突出多元性,在评价中既考虑语言规范,又重视思维创新与内容表达;四是重视反馈性,教师在写作各环节提供动态指导,帮助学生持续优化写作。
三、过程写作法在作文评价中的应用模式
在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过程写作法的评价应用可分为几个层面。第一,形成性评价的引入。教师在写作的各个阶段为学生设立小目标,如列提纲、构思段落、起草文本等,并在完成后给予即时反馈,帮助学生逐步完善文章,而不是一次性评价最终结果。第二,动态反馈机制的建立。教师可利用课堂讨论、书面批注、电子平台留言等方式,对学生的构思和初稿提出建议,学生根据反馈进行修改,体现写作的递进性。第三,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引入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让学生在比较与反思中发现不足。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能获得不同视角的意见,还能在评价他人作文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写作意识。第四,注重评价标准的多维化。在语言层面,应关注语法、词汇、句型的规范使用;在内容层面,应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和观点表达;在形式层面,应考虑文章结构与段落衔接的完整性。通过这样全面的评价模式,学生能够清晰认识自身不足并逐步改进。
四、过程写作法的实施效果与实践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过程写作法为初中生英语作文教学带来了积极效果。首先,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提升。在传统模式下,作文常被认为是枯燥的任务,而过程写作法让学生在参与讨论、反复修改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其次,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稳步提高。通过反复修改和反馈,学生的语法错误逐渐减少,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流畅,文章结构也更为合理。再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意识得以培养。过程写作强调逻辑性和表达的清晰性,使学生在组织语言时更多思考观点与论证的合理性,逐渐养成自我检查和调整的习惯。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强,教学氛围更为积极,课堂效能得以提升。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写作成绩,更对学生的整体语言素养产生了长远影响。实践表明,过程写作法能够有效缓解应试压力,使作文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
五、结论
综上所述,过程写作法在初中生英语作文评价中的应用不仅符合“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要求,也顺应了学生语言学习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它通过重视写作过程、实施形成性评价、建立动态反馈和多元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与批判性思维。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探索过程写作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和智能批改工具提高反馈效率;同时,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过程写作法的实施策略,真正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写作发展的有效工具。可以预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实践探索的深入,过程写作法将在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 冰 . 初 中 生 英 语 写 作 焦 虑 和 自 我 调 节 策 略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D]. 哈 尔 滨 师 范 大学,2024.DOI:10.27064/d.cnki.ghasu.2024.001309.
[2] 丘 浪 . 初 中 生 英 语 写 作 焦 虑 调 查 研 究 [D]. 南 宁 师 范 大学,2024.DOI:10.27037/d.cnki.ggxsc.2024.000322.
[3] 任 中 南 . 试 论 如 何 提 升 初 中 生 的 英 语 作 文 质 量 [J]. 校 园 英语,2023,(42):172-174.DOI:CNKI:SUN:XYYY.0.2023-42-053.
[4] 胡 晨 波 . 基 于 语 料 库 的 初 中 生 英 语 作 文 句 法 复 杂 度 研 究 [D]. 内 蒙 古 师 范 大学,2023.DOI:10.27230/d.cnki.gnmsu.2023.00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