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与融合:人工智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路径探索
卓琳珺
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 35300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学习资源,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1]。教材在内容编排与设计上也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人工智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人工智能的应用要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需求。例如,在使用智能教学软件时,教师需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筛选出适合学生当前学习阶段的功能与资源。对于高一新生,可先引导学生使用软件中基础的词汇发音、跟读练习功能,随着学习的深入,再逐步引入更复杂的语法分析、写作批改功能,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适应并有效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
(二)辅助性原则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者,人工智能应处于辅助地位。人工智能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工具,但不能替代教师的情感交流、个性化指导等重要作用[2]。如在必修二 Unit 4“History and Traditions”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 AI 辅助工具查找关于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资料,制作生动的课件,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疑惑的解答,仍然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创新性原则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创新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法与模式。例如,教师可借助人工智能开展项目式学习。以选修教材中“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单元为基础,让学生分组完成“探究人工智能对未来英语学习的影响”项目。学生通过使用 AI 搜索引擎收集资料、利用智能翻译工具进行跨语言交流,最后以英文报告、PPT 展示等形式呈现项目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人工智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
1.学习路径规划:利用人工智能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测试结果与学习目标,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如学生在平台上完成入学英语水平测试后,系统依据其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表现,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与进度,为学生规划出从基础巩固到能力提升再到拓展延伸的详细学习路线。例如,对于词汇量不足的学生,系统会优先安排必修教材中词汇学习模块的学习,并推荐相关的词汇记忆 APP、在线词汇课程等学习资源。
2.学习内容推送:智能学习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情况,实时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学习必修三 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时,若系统监测到学生对节日相关的词汇理解不深,便会推送包含节日词汇讲解视频、词汇练习题、与节日相关的英文文章阅读等内容;若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较为薄弱,系统则会推送节日主题的口语对话练习、模仿朗读音频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
学习需求。
(二)创设人工智能支持的真实语言情境
1.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运用 VR、AR 技术,为学生打造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如在学习必修一 Unit 2“Travelling Around”时,学生戴上 VR 设备,仿佛置身于世界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用英语与虚拟导游交流,询问景点信息、描述所见所闻。通过 AR 技术,学生扫描教材上的图片,即可呈现出动态的景点介绍视频、语音讲解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流利度。
2.智能对话机器人辅助:引入智能对话机器人,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英语交流伙伴。学生可以与机器人就教材中的话题进行对话,如在学习选修一 Unit 5“Working the Land”时,学生可与机器人探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相关话题。机器人能够实时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发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提供进一步的拓展问题,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与思维能力。
(三)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教学评价有效性
1.多元化评价数据收集:借助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全面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实现多元化评价。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发言次数、提问质量)、在线学习行为(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长、暂停次数、重复观看部分)、作业完成情况(完成时间、准确率、修改次数)等数据。例如,平台可以记录学生在完成必修二 Unit 3“The Internet”课后作业时,使用在线词典查询单词的次数、是否参考相关网络资料完成写作等信息,为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2.智能分析与反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及时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教师通过教学管理后台,可直观看到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每个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如在教授选修二 Unit 4“Adversity andCourage”时,若智能分析显示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文章中关于人物情感分析的题目上错误率较高,教师可在课堂上增加相关的阅读技巧讲解与练习。对于学生,系统会生成个性化的学习反馈报告,指出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
人工智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实现新课标下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遵循适应性、辅助性、创新性等应用原则,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真实语言情境创设以及提升教学评价有效性等应用路径,能够有效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需注意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避免过度依赖,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英语教学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积极探索创新,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高中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小明.人工智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24(5):45-48.
[2]李丽.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教学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5(3):12-17.
作者简介:卓琳珺,女,汉族,福建宁德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