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暖通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

作者

颜金波 王海晖 黄华明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居住环境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尽管众多城市社区已经配备了供暖设施,但这些设施在设计中普遍存在不足,导致了资源的无效消耗,并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鉴于此,引入环保节能的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的高效应用,降低供暖系统的能耗,为居民打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着重探讨在暖通工程中绿色节能技术的运用,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暖通设计;绿色节能技术;应用

1 绿色节能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1 注重节约能源

在暖通领域的设计过程中,重视节能理念即意味着选取高效的暖热、通风及制冷系统,并优先考虑低能耗的设备与技术。通过精细化的系统设计、加强保温隔热措施、选用节能型设备等手段,实现能源消耗的减少,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此外,借助智能化控制技术对系统实施精准调控,依据实际使用需求智能分配和高效运用能源,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1.2 保障室内环境宜人

在追求节能的同时,确保建筑物内的环境适宜性同样关键。通过周到的空调系统规划、合理的通风系统布局以及建筑构造的优化,使得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保持在舒适的水平。同时,重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信度,确保系统可以长期保持稳定且高效的工作状态,从而增强用户的舒适体验。

1.3 强调可再生能源的运用

绿色环保科技着重于对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发掘,如采用太阳光能、地热能源等清洁能源,作为冬季取暖和夏日制冷的主要能源,从而减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性,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成节能减排的环境目标。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科学规划和优化布局,最大限度地挖掘自然能源的潜力,确保环境的友好与资源的持续发展。

2 绿色节能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2.1 变频技术的实际应用

现阶段,众多建筑暖通系统案例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比比皆是,其中变频技术尤为突出。确切地讲,将绿色节能技术融入现代建筑暖通系统的设计之中,不仅是顺应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暖通行业走向绿色化道路的迫切要求。在这些技术中,变频技术尤为普及。该技术通过调整制冷系统、风机以及水泵等设备的工作频率,应对建筑内外环境的变化,如光照、强度以及室内人数的波动,以此减少能量输出,达到节能的目的。通常情况下,这种变频制冷系统可以实现35%至40%的节能效率。此外,变频技术还具备多项显著优势:首先,其相关功率消耗设备,如变频调速风扇、水泵等,均能实现频率调节,即使在低负荷运行时也能调整,这对提升暖通系统的节能性能至关重要;其次,所有能源消耗设备均独立运作,互不影响,各设备的启动与停止可灵活调整,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这些优势是变频技术得以在暖通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

2.2 自然通风技术

面对资源与能源的日益紧缺,空调系统的运用正受到着重新评估和一定的制约。众多先进区域转而倾向于运用自然通风作为设计首选,这种无需能耗的冷却方式正逐渐受到重视。自然通风不仅能够促进空气流通,还能调节气温,与绿色节能的理念相契合。自然通风的动力主要源于风力和温差两种形式,风力会在建筑两侧产生压力差,推动空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而温差则会导致空气密度不同,形成上下压力差,使得空气得以从底部进入并由顶部排出。风力通风依赖于建筑物的形态、方向和构造,需考量本地风况,并通过调整方位、扩大通风口、设计气流通道等方法,加速室内外空气交换。温差通风则依靠室内外温度差产生的压力差,通过提升进出风口的高度差来增强通风效果。在具体设计中,自然通风通常结合风力和温差两种作用,暖通工程师需与建筑、结构等其他领域专家协作,采取恰当的构造措施,以达成高效节能的通风效果。

2.3 热能回收技术

余热回收科技着手于搜集建筑物或者各类系统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过剩热能,进而将这些热能转移用以满足其他区域的热量供给,以此达成高效能源使用和减少排放的双重目的,对建筑领域的环保节能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建筑通风流程中,排出的空气往往含有未充分利用的热量。利用余热回收设备,这部分热量可以被捕获并转移至吸入的清新空气中,进而达到热能的循环使用。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还能增强通风效率,优化室内空气品质。另外,在众多工业生产环节和机械运行中,常伴随大量废热的产生,若不回收利用,则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余热回收技术能有效地将这些废热转化为可用热源,应用于供暖、供应热水等多种场合,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能源的循环使用。除此之外,该技术还可在特定设备中发挥效用,例如在工业炉窑、热处理设施中,通过回收装置提取高温废气中的热能,并用于加热生产原料或满足建筑的暖通需求。

2.4 冷热泵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当前的建筑暖通领域,绿色节能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技术的每一个细节,其中不仅体现在变频技术的广泛应用,空调及热泵技术同样展现了其卓越的节能效果。具体而言,冷热泵系统作为一种与地热能相结合的泵设备,能够实现夏季制冷与冬季供暖的双重功能。此外,地热泵还能为家庭提供稳定的生活热水。简而言之,该技术通过利用地下恒定的水温,借助电能,实现地下水与管道内水之间的热能交换。在夏季高温时节,冷泵负责吸收室内的热量,并转换成日常生活所需的热能,同时也能将多余的热量存储于地下;而在冬季,热泵则将这些储存的热能释放出来,既满足了室内的供暖需求,又确保了生活热水的持续供应。

2.5 自动化控制技术

空调暖通系统的操纵模式对能源的使用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大量系统尚未达到自动控制水平,依旧依靠陈旧的手动操纵方式,由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操作,这直接导致了能源管理的不力。为了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必须从系统设计之初便采用多样化的控制手段,以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水平。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控制系统较为单一,主要通过调节温度设定来改变系统运作状态,但在处理多变的复杂环境时,它难以全面融合各类环境信息,因而难以达到最佳控制效果。而模型预测控制技术虽能确保环境的舒适性并减少能源开销,但其依赖于精确的建筑热动态模型,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实施起来颇具挑战。强化学习控制策略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互动学习最优控制策略,但这种方法在应对多区域复杂建筑时显得不切实际。依托大数据、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构建集中化的控制平台,通过软件系统对各个区域实施精准监控与管理,一旦监测参数触发预设阈值,系统便能自动调整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节能高效的目标。

2.6 水力平衡控制

通过对建筑内供暖与制冷系统水流动的精确调控,水力平衡技术致力于实现水流在各分支的均匀分布,以此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耗损,并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在供暖环节,该技术确保了从管道到阀门以及散热器等组件间的水流分配得当,保障了热水可以高效地输送到各个供暖末端,满足整个系统的热量需求。借助水力平衡控制,可以通过调整阀门的开合程度或者管道的粗细,实现热水的均匀分布,防止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冷的现象,从而增强供暖的效能。制冷系统中,同样需要通过精确的水流量分配来确保冷水有效到达各个制冷单元或区域,以满足冷却要求。水力平衡控制有助于优化水流路径,提升冷却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制冷设备的压力,进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另外,在水供应系统中,水力平衡控制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调配热水流向和分布,它确保了热水能够准时且稳定地送达各个使用点,例如洗手间和浴室,提升了使用体验,同时减少了管道中热水的停滞和热量散失,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3 暖通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强化绿色节能意识

在暖通工程项目的策划之初,项目启动者、设计工作小组及其他关联的利益方均需形成共识,深刻理解绿色低碳技术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维护生态环境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他们还需认识到,引入绿色低碳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日常运维费用,更能增加建筑的资产价值与品牌形象。设计团队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前沿的绿色低碳技术、相关设备与材料知识,并学会在项目实践中科学地融入这些先进技术及设备。

3.2 全面的系统规划

在进行全局性的系统设计时,需立足于整个系统的宏观视角,充分考量建筑物的构造特征及其使用功能。依据建筑物的种类、功能定位以及周边环境状况,来设定暖通系统的架构和配置,力求系统的可靠性与效能最大化。深入分析并评价各类绿色节能技术,筛选出与项目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技术方案,将这些方案巧妙融入整体设计之中,涵盖供暖、换气、制冷、照明等多项技术的选用与搭配,旨在达成系统整体的节能目标。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对暖通设备实施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操作,增强系统的适应性和运行效能。此外,还需将各个独立子系统高效整合,保障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同作业,以最大化利用绿色节能技术带来的益处。

结论

总结来看,在暖通系统的运作中,选取合适的冷暖源、传输分配的效率以及末端装置的效能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节能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些关键环节出发,导入节能减排的设计思路,大力推广可再生且清洁的能源使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重视能量的回收再利用,达到初次能源消耗后多次使用的目标。同时,通过打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进一步提升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宿子敬,曹丹阳.以绿色工业建筑理念为思路的医药洁净厂房暖通节能设计探讨[J].暖通空调,2023,53(S01):318-320.

[2]贾晓飞.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2(10):18.

[3]阿孜古丽·阿布都,卡米力江·斯拉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分析[J].居舍,2022(17):84-87.

[4]周柯岑,余琴琴.建筑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应用技术优化措施[J].建筑技术研究,2022,5(2):48-50.

[5]孙宇,韩冰. 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3, (21): 242-244.

[6]陈志祥. 高层楼宇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研究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3, (10):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