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隧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
宣明新
身份证号:211221198109071814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桥隧工程的建设规模与数量持续增长,工程建设环境也日益复杂,既有平原地区的常规工程,也有山区、水域等特殊环境下的复杂项目,这对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施工质量是道路桥隧工程的生命线,若质量不达标,不仅会增加后期维护成本,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技术创新则是突破施工难题、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手段,能够帮助工程建设应对复杂环境、特殊地质等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道路桥隧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道路桥隧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部分道路桥隧施工企业未能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缺乏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与流程,导致施工过程中质量管控存在漏洞。例如,在施工方案制定阶段,未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条件与施工技术要求,使得施工方案缺乏针对性,进而影响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查机制,对施工工序的质量验收不严格,导致不合格工序进入下一环节,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二)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
施工人员是道路桥隧工程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其质量意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当前,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质量知识与技能培训,对质量标准与规范了解不深入,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敷衍了事的现象。例如,在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中,未按照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导致钢筋间距不符合标准、混凝土强度不足等问题,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三)施工材料质量管控不到位
施工材料是道路桥隧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工程质量。部分施工企业在材料采购环节,为降低成本选择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在材料进场验收环节,未严格按照规定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外观质量、性能指标等进行检验,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材料储存与使用环节,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得材料出现变质、损坏等情况,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二、道路桥隧施工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一)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施工技术在道路桥隧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智能化施工技术能够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智能调控。例如,在隧道施工中,利用隧道掘进机(TBM)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掘进速度、扭矩、推力等参数,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整掘进参数,提高隧道掘进效率与施工质量;在桥梁施工中,利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对桥梁结构的位移、应力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结构异常情况,为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二)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
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绿色施工技术成为道路桥隧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绿色施工技术注重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在施工材料方面,推广使用再生骨料、绿色混凝土等环保材料,减少天然资源的消耗;在施工工艺方面,采用模块化施工、装配式施工等工艺,减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与扬尘污染;在能源利用方面,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施工现场提供电力支持,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实现施工过程的节能减排。
(三)新型施工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施工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道路桥隧工程的质量与性能,是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当前,针对道路桥隧工程的不同需求,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例如,在道路工程中,研发使用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具有抗车辙、抗老化、耐高温等优良性能,能够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在桥梁工程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能够增强桥梁结构的强度、刚度与耐久性,减少桥梁的维护成本;在隧道工程中,使用新型防水卷材与密封材料,能够提高隧道的防水性能,避免隧道出现渗漏问题。
三、道路桥隧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保障措施
(一)健全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与人员的职责,将质量控制目标与技术创新任务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员工参与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施工过程中质量数据与技术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共享,为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提供保障。
(二)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与人才培养
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不仅要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与操作技能,还要培养施工人员的技术创新思维与能力。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质量标准与规范、新型施工技术与材料等方面的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引进与培养一批既懂质量控制又掌握先进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道路桥隧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与成果转化力度
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建立技术创新专项基金,用于新型施工技术的研发、引进与应用,以及新型施工设备的购置与升级。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技术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例如,将科研机构研发的新型智能化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及时应用到道路桥隧工程施工中,通过实践验证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不断优化完善技术方案,实现技术创新成果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道路桥隧施工质量的持续提升。
结束语
道路桥隧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技术创新是提升质量、提高效率的关键动力。当前,我国道路桥隧工程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地质环境、严格的质量要求与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针对当前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技术创新方向,采取有效的协同保障措施,不断提升道路桥隧施工质量与技术水平。未来,随着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道路桥隧工程建设将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苑长军, 罗芸婕, 邱如琳. 施工先降噪 劈山不伤绿[N]. 广西日报,2025-08-21 (011).
[2]佟玲. 灌浆加固技术在道路桥隧工程施工中应用研究[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5, 6 (11): 59-61.
[3]戴国帅, 胥祥鹏, 魏平. 城市道路桥隧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华建设, 2025, (06):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