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研究
路章松
公民身份号码 340321198912248299
引言: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开放式作业量、高处作业量占总工程量的比例较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高层建筑多采用悬挑脚手架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为外围防护架体,在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后,建筑企业通常会直接将其拆除,以致在后续装修阶段缺乏外架防护,施工人员不得不冒着危险进行高处作业。本文分析了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探讨了如何有效提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旨在为建筑企业提供新的管理思路,切实保障高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
1 建筑工程高处作业的安全风险类型
1.1 高处坠落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处坠落是较为常见的高处作业安全风险类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数量相对较多,且施工作业量较为密集,那么人员在移动过程中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对当前所处位置的危险性缺少重视,也可能造成高处坠落的情况。高处坠落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极易引发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加强了解,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做好勘查与分析工作,采取好高空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 。
1.2 触电事故风险
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相对较大,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会有大量的电缆和电线等,且线路错综复杂,易引发触电事故。有些施工设备需要通电,若未做好接地和隔断处理,也会引发触电事故。实际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触电事故与工程现场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为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力度,并对施工现场中各类线路进行梳理,做好规划与管理工作。
1.3 吊物坠落风险
吊物坠落风险主要出现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起重设备中。起重设备是建筑工程中的常用设备。建筑工程的起重设备吊起的物体质量大,一旦半空坠落,引发的安全问题则十分严重,因此一定要确保起重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同时在起重设备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指挥,有效降低吊物坠落风险。
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的管理现状分析
2.1 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就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高处作业情况而言,其整体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安全管理无法全面落实到位,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也对建筑工程施工造成了一些影响。建筑企业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也不够强烈,对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施工安全的关注度不高,易引发安全事故问题,威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在一些高空作业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施工作业过于随意,没有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也会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率。
2.2 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高
对建筑工程而言,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高效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效益,应将建筑工程施工监督与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并把握好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提高工程施工水平。实际上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建筑工程高处作业中的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高,且高处作业施工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和标准,为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有序进行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2.3 施工设备质量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过程中,施工设备非常重要。为提高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需要保证所使用的施工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处作业时,施工设备发生故障是引发吊物坠落问题及其他安全风险的关键因素。现阶
段,很多企业在建筑工程高处作业中对施工设备的质量管理力度不高,导致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和片面化,无法保证所有施工设备具备良好的运行状态,为后续高处作业带来了安全风险。
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树立高处作业安全意识
为推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顺利进行,应强化安全管理力度,树立安全意识,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1)建筑企业应提高对高处作业的关注程度,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专项安全培训工作,要求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及时学习并掌握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 。(2)在开展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施工人员是重要的施工执行者。因此,施工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施工技能,还要强化个人防护意识,提高作业安全性。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应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设备,并安排管理人员做好现场检查工作,确保所有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3.2 建立并完善高处作业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监管制度,将监督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并明确高处作业监管责任,以提高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水平。(1)对建筑工程中高处作业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各项高处作业所使用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等,从多方面出发,对监督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优化,进一步提高高处作业的施工安全水平。(2)建立专业的监督与管理队伍,结合高处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安全风险预防管理方案,加强对各类风险问题的控制与管理,减少安全隐患问题。(3)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针对安全风险问题较为严重的项目,制定专属的安全管理方案,及时明确高处作业职责范围,并将对应的责任落实到位,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等情况,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效益。
3.3 加强施工设备质量管理力度
施工设备是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强化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出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大施工设备质量管理力度。(1)在对施工设备进行采购时,应结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实际需求和标准制定专业的采购方案,并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最大程度保证施工设备的采购质量。(2)在施工设备进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时,需要做好专业的质量检查与检验,对施工设备的参数、型号及性能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设备质量和性能符合建筑工程高处作业的需求。一旦发现施工设备质量问题,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处理,避免任何问题设备进入工程现场。(3)对施工设备进行有效地维护和管理,结合具体需求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养护和维修,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确保整个工程建设水平符合预期要求。
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筑企业应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实现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同时,应不断完善安全培训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刘艺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监测装备研制与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D].西安:长安大学,2019
[2] 张玉清 . 论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及安全防护措施 [J]. 商品与质量,2019(5):271.
[3] 覃海松,徐维珂,李明,等 . 施工现场临边洞口作业简易安全防护措施设计 [J]. 建筑安全,2019,34(1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