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自动化技术在现代采矿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

作者

葛东浩

公民身份号码 622225199405190014

引言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深度与广度的拓展,现代采矿工程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风险高、人力成本攀升等难题。传统人工主导的采矿模式效率低、安全隐患大,难以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自动化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安全的特性,为采矿工程带来新的变革契机,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迈进,成为提升采矿效能与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路径。

一、自动化技术在现代采矿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1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自动化技术历经机械自动化、电子自动化阶段,现已步入智能自动化时代。早期采矿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多聚焦于单一设备的简单操控,如皮带输送机的启停控制。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自动化系统逐渐向集成化、智能化升级。如今,采矿工程自动化不仅涵盖从开采设备的远程操控到整个矿区的智能调度,实现数据采集、分析与决策的一体化运作,还引入物联网实现设备互联互通。技术的迭代不仅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还促进了采矿流程的优化整合。

1.2 采矿工程自动化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在采矿工程自动化推进过程中,已取得多方面阶段性成果。设备层面,自动化凿岩台车、无人驾驶矿用卡车等装备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与精度;系统层面,矿山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开采、运输、选矿等环节的统一监控与协调,减少人为干预导致的误差与延误;管理层面,自动化技术助力建立数字化矿山模型,实现资源储量动态监测与开采方案的科学规划。除此之外,通过自动化技术构建的智能选矿系统,能精准分离矿物,提升资源利用率。这些成果使采矿工程在降低人力依赖、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作业安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推动行业逐步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1.3 现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自动化技术在采矿工程中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技术兼容性方面,不同厂商的自动化设备与系统间存在接口不统一、数据难以交互等问题,影响整体协同作业效率;成本投入上,自动化设备采购、系统搭建及后期维护费用高昂,给企业带来较大资金压力;人才储备不足,既懂采矿工艺又熟悉自动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制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除此之外,复杂多变的井下环境对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极端工况下设备故障风险增加,需进一步提升技术适应性。因此,在露天金属矿场中,采用新型自动化应用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露天金属矿山开采的各个方面。

二、自动化技术在现代采矿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 自动化技术在采矿开采环节的应用

在采矿开采环节,自动化技术深度重塑作业模式。自动化凿岩设备通过预设程序,可精准控制钻孔位置、角度与深度,相比人工操作效率提升显著,且能减少因疲劳作业导致的失误。自动化爆破系统依据地质条件与开采需求,自动计算装药量与爆破参数,实现精准爆破,提高矿石开采效率与质量。远程操控的采矿机器人可深入危险区域作业,避免人员伤亡风险,同时通过传感器实时反馈作业数据,便于地面人员及时调整开采策略,保障开采作业的高效、安全进行。除此之外,自动化开采还能根据实时监测的岩层变化,动态调整开采参数,减少矿石贫化率。

2.2 自动化技术在矿石运输环节的应用

矿石运输环节借助自动化技术实现高效转运。无人驾驶矿用卡车搭载全球定位系统、激光雷达等设备,可自动规划最优运输路线,避开障碍物,在矿区内自主行驶完成矿石运输任务。自动化皮带运输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皮带运行状态,自动调节运输速度,对故障进行预警与处理,保障运输连续性。码头自动化装卸系统利用机械臂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矿石的快速、精准装卸,减少人力投入,提高运输周转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与安全风险。并且,自动化运输系统还能根据矿石产量波动,智能调配运输车辆与设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2.3 自动化技术在安全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为采矿工程安全监测与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井下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分布于矿区的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瓦斯浓度、粉尘含量、温度、湿度等数据,一旦指标超标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启动通风、降尘等应急措施。人员定位与安全管理系统利用定位芯片与无线通信技术,实时掌握井下人员位置与行动轨迹,在突发事故时可快速制定救援方案。自动化设备健康监测系统对关键设备进行状态评估与故障预测,提前安排维护保养,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全方位保障矿区生产安全。同时,自动化安全系统还可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潜在安全隐患,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三、自动化技术在现代采矿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3.1 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应用拓展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技术的持续创新,自动化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算法将优化设备控制策略,实现更智能的自主决策;大数据分析可深度挖掘采矿数据价值,为开采方案优化、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5G 技术的高带宽、低延迟特性将推动远程操控的实时性与稳定性提升,使远程无人化采矿成为现实。除此之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为采矿设计、人员培训提供沉浸式体验,促进技术的快速落地与应用。

3.2 行业需求与政策导向下的发展趋势

基于行业对高效、安全、绿色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对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支持,自动化技术将成为采矿工程发展的主流趋势。未来,矿山将向全流程自动化、无人化方向发展,从开采到选矿的各个环节均实现智能操控。同时,自动化技术与绿色开采理念相结合,通过精准开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企业也将加大自动化技术投入,推动行业整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3.3 自动化技术未来应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自动化技术在采矿工程未来应用中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机遇方面,技术进步为自动化升级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市场对矿产资源的稳定需求促使企业积极探索新技术以提升竞争力;政策扶持为自动化矿山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挑战在于,技术研发需攻克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设备长期稳定性等难题;行业标准与规范有待完善,以确保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人才培养体系需进一步优化,以满足自动化采矿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结论

自动化技术在现代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革新了传统采矿模式。通过在开采、运输、安全监测等环节的深度应用,有效提升了采矿效率与安全性。面对未来,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在技术创新、行业需求与政策推动下,自动化技术将持续拓展应用边界,助力采矿工程实现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宏彦.煤矿采矿智能自动化技术在安全生产中应用的探究[J].科技资讯,2025,23(09):140-142.

[2]王振帆.煤矿采矿智能自动化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4,(11):45-47.

[3]魏升辉.煤矿采矿智能自动化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4,(07):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