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对话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作者

刘观连

吴川市第三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500

随着时代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教育模式面临巨大挑战。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创新的需求显得极为迫切。对话式教学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向,着重强调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此种背景之下,针对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这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但有助于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而且能够对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所必备的批判性思维以及沟通能力加以培养,进而推动语文教育朝着新的高度迈进。

一、对话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高中语文阅读文本的体裁与主题丰富多样,其中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难度颇高,易使学生缺乏兴趣。而对话式教学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办法。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话式教学却打破了此种沉闷状况。借助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交流,阅读内容不再是孤立且枯燥的文字,而是化作了能激发思考、引发讨论的话题源头。在开放的对话氛围之中,学生可更自由地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看法与疑问,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这样的互动不但满足了学生渴望表达以及被关注的心理需求,还能让他们在交流碰撞里发现阅读的乐趣,进而更主动地投身于阅读学习当中,实现深层次阅读兴趣的激发[1]。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使命,在此过程中对话式教学法起着关键作用。在对话进行时,学生需对阅读文本展开深入分析、理解与思考,这对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面对不同观点与见解,学生得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甄别、判断,进而形成自身独立的思考。同时,对话的开放性促使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在与他人交流分享之际,不断拓宽自身思路,丰富思维层次。通过对话的交锋与融合,学生能够学会严谨地推理、合理地质疑、大胆地创新,逐步构建起更为完善、灵活的思维体系,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筑牢坚实的思维根基。

(三)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对话式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诸多的语言实践契机。在对话场景下,学生要清晰、准确地组织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观点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直接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为了让自己的表达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学生还需不断积累丰富的词汇,学习多样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以此提升语言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在倾听他人发言之时,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从中汲取有益的语言养分,进一步优化自身的语言结构。并且,对话中的互动交流还推动学生学会依据不同的对象与情境,灵活调整语言表达的方式与内容,增强语言运用的适应性与得体性,达成全方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2]。

二、对话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平等对话氛围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进程中,平等对话氛围的创设至关重要。就拿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诗歌阅读教学来说,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教师需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好让学生能无所顾虑地去表达。教师可先将自己初次读这首词时被那宏大意境震撼到的感受分享出来,借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随后,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对诗歌里意象、情感的理解分享出来。说不定有的学生就会提出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独特的画面感受,觉得那红色不单单展现出了秋景的壮丽,更是象征着革命的热情呢。对此,教师得给予充分的肯定,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否成熟,都要营造出一个毫无压力的表达空间,使得学生能在这种平等的氛围里积极地参与到对话当中,进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巧设启发性问题

深入思考文本的引导,可通过教师巧妙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达成。以统编版必修下册的《祝福》为例,在课堂上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多次对祥林嫂的眼睛进行描写,从她初到鲁镇时的‘顺着眼’,到再到鲁镇时‘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直至最后‘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那么这些眼睛描写的变化背后反映了祥林嫂怎样的命运轨迹和内心世界呢?”这个问题能启发学生去关注小说的细节,去思考人物形象塑造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从眼睛的变化分析出祥林嫂在封建礼教压迫下逐渐被吞噬的悲惨命运,从而提升对文本的解读能力[3]。

(三)组织小组合作对话

思维碰撞与合作学习的促进,可依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对话来实现。在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劝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布置这样的任务:“结合《劝学》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等论述,讨论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重要性,并且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有效积累。”小组内的成员们会各抒己见,有的会结合自身学习英语单词的经历,说明坚持每日积累词汇对提升英语成绩的帮助;有的会从阅读文学作品出发,讲述长期积累好词好句对写作水平的提升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对话,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本的观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四)多样化评价反馈

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可借助采用多样化评价反馈方式来助力。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学习《屈原列传》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演历史短剧。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但要关注表演的最终效果,而且要注重过程。对于那些在表演中能准确把握屈原人物形象、台词富有感染力的小组,要给予肯定;同时针对表演中情节展现不够流畅、对历史背景还原存在偏差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除此之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们相互学习优点,指出不足。就像有的学生评价另一组在表现屈原投江情节时,动作和表情不够悲愤,没有充分展现屈原的绝望心境一样。

结语:综合以上所述内容,在时代发展构成的大背景之下,对话式教学法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合理运用各项应用策略,能够使教学现状得到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然而,鉴于时代处于不断进步的过程之中,教育理念以及技术也在持续更新,所以对话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依旧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完善。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应当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需求,进一步对策略加以优化,从而让对话式教学能够更为优质地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助力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学林.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为例[J].作家天地,2024,(08):153-155.

[2]周维.对话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9):59-60.

[3]禚苇杭.“激趣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20,(23):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