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赵彧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00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性,指的是其具备的各种素质和技能:与同学们建立起融洽的互动关系,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对他们的情感认同、信赖和尊敬。高校辅导员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教育对象,是学生的人生良师益友,也是学生最密切的群体。实际上,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最先找到辅导员,辅导员在处理学生问题方面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亲和力也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培育意义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指的是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情感交流和人格魅力,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的亲近感、信任感和认同感。这种亲和力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的传递上,更体现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通过培育教育亲和力,辅导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这样的教育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亲和力的培育,有助于辅导员更好地扮演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关注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辅导员还能通过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教育亲和力的培育,要求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教育技巧和人格魅力。这不仅是提升辅导员个人职业能力的需要,也是推动其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亲和力的培育,辅导员可以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育亲和力的培育有助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培育实践与探索

(一)注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

“ 亲其师,信其道。” 高校辅导员只有拥有足够的亲和力,其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与信服。在该案例中,通过辅导员的关心和家人的陪伴,以及各类安全教育和防诈骗宣传的开展,小宇能够正视此次事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生活中必将会更加小心谨慎。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过程中,要着重注意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如在与小宇交流过程中,辅导员要将他视为平等的主体,给予他充分的尊重与关爱;在教育内容方面,辅导员并未生硬灌输应该做什么,而是与小宇共情,从他的角度出发思考;在教育方法方面,辅导员运用实践教育法、典型教育法等,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辅导员联系小宇的父母到学校,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小宇在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并非“ 孤军奋战” ,还有家人的温暖。高校辅导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注重这些方面的因素,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定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与亲近,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实现全方位育人

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真正地培育出一种高雅的校园文化,建立健全的聋哑、感染、骚扰的良好文化氛围,在精神政治教育领域中,对教学生活进行积极的宣传,让它成为学生意识与价值观的主要载体。指导老师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如“ 商业文化节” “ 三亚之冬” “ 世界音乐节” “ 旅游嘉年华” 等, 100% 参加。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学生活动,重视学生的经验,倾听学生的问题,将思想政治的经验总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00 问》和《学生工作案例集》,通过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逐步建立一个将“ 需求”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支持体系,从而实现全面教育。

(三)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要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让他们从心底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要对心理状态和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发现其潜在心理问题后,及时与高校心理教师沟通,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及时性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还担负着学生学籍、学风建设、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工作。高校德育工作与高校德育工作之间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高校辅导员应注意掌握工作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工作效率。

(四)基于个体差异分类指导

学校辅导必须融入学生自己的情况,以便从材料中教导教师。在启蒙运动中,要选择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智力教育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专题讲座和理论学习,使智力教育的内容更符合实际,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深化想象力的伦理原则。由于精神政治教育是教育的目标群体,高校辅导员必须根据学生和学生的个人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科学分析,可以了解和理解每个学生的情感特征和特点,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建议。作为日常思想教育教学的一部分,护理人员还必须为有情感或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期望。

(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就业工作相结合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就业无疑是最重要的主题,照顾者必须在智力和政治教育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就业目标。一方面,护理人员必须积极处理各种就业信息,及时将其转发给有关学生,积极组织相关讲座,邀请经验交流,增强学生就业信心。另一方面,辅导员也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好工作,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做好自己的工作。辅导员在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 活动中,引导学生达到职业发展的目的,并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智能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结论: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对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古语有云:“ 亲其师,信其道。” “ 亲和力” 无影无形,却又至关重要。因此,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辅导员必须切实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努力增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和教育中,辅导员需加强学习、认真总结,主动地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四个层面出发,在教育观念上,要做到对每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创造合适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肯定和信任,提高亲和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高效完成,从而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参考文献

[1]罗晓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获得意蕴及路径[J].现代交际, 2020(12):42-43.

[2]朱小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1):243-244.

[3]倪颖,王薇薇.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4):69-71.

[4]张明敏,周玮.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探析[J].体育画报,2020,(23):184-185.

[5]倪颖,王薇薇.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69-71.DOI:10.3969/j.issn.1007-5968.2020.0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