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初中音乐与多学科融合教学路径探析

作者

李秀梅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第四中学

引言

2022 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出版,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态势,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门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师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为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应基于教学内容针对性引入多学科融合教学方法,为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音乐与美术学科融合,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

音乐与美术是两门具有审美教育价值的学科,针对这一特点,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落实多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音乐与美术学科融合,实现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的目标[1]。在融合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同时关注美术的色彩、形式和构图,对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等多重感官产生刺激,促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思维,促使学生在多学科融合教学中得到艺术感知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天使的身影》一课教学中,教师在多学科融合教学中可以基于教学歌曲特点,实现音乐与美术学科融合,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因此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先播放歌曲《天使的身影》,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与情感变化。此时可提问:“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如果这首歌曲是一幅画,它会是什么样子?你会用什么样的颜色、形状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以跨学科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感知音乐的同时,从美术的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介绍歌曲《天使的身影》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含义,分析歌曲中的旋律、节奏、力度和情感等音乐元素,同时展示与歌曲情感相关的美术作品,温暖的色调和柔和的线条,帮助学生在视觉艺术的启发下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演唱的同时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情感创作一幅简单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涂鸦或简易线条画来表现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提升学生歌曲的演唱技巧,并在美术创作中加深对歌曲情感的体会。

二、音乐与历史学科融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中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而音乐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特点,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展开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中,可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同时,实现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标[2]。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针对性分析音乐作品的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情感,学会从音乐作品的角度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走进新时代》一课教学中,教师在展开多学科融合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分析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情感,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在播放音乐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背后的社会变革与历史背景,随后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讲解它反映的中国改革开放及新时代的到来,激发学生探讨这首歌曲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歌词、旋律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思考这首歌表达的情感与历史事件的关联,帮助学生学会从音乐作品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在讨论中鼓励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深层次历史含义,认识到歌曲对新时代的礼赞,同时思考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此时,教师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歌曲不同部分的音乐元素如何与历史事件相呼应,每个小组都需思考歌曲中的节奏变化、旋律起伏与历史变革的关系,并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分析历史背景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在教学总结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在表达历史的同时,分析历史背景和歌曲内容,提升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

三、音乐与地理学科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

初中音乐教师新时期实际展开多学科融合教学活动中,可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建立起音乐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探讨地理环境对音乐创作的影响,从在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条件角度出发深入挖掘音乐风格塑造的特点,在鼓励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中,拓展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视野,实现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的目标[3]。

例如,在《青藏高原》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将音乐与地理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从全球视野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音乐创作。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首先分析《青藏高原》这首歌曲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从地理与文化的角度理解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对音乐创作的独特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介绍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从独特的高原气候、自然景观和文化特点,分析这些因素对该地区的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此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从地理和文化的视角分析歌曲的元素,并在课堂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分析歌曲的不同部分,并思考它们如何与青藏高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呼应。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促使学生学会欣赏《青藏高原》音乐作品,还能够从跨学科的角度理解地理环境对音乐风格的塑造作用。同时,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音乐感知世界各地的文化与地理环境?”,最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欣赏和演唱歌曲的同时,拓展跨学科学习的视野,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和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师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不仅应意识到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还应注重从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角度出发,高效落实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艺术感知,并实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铭阳,席辰凤,王宇轩,等.基于新课标的初中音乐与多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25(9):113-115.

[2]朱晔.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提升初中音乐教学实效[J].教学月刊(中学版),2024(25):42-47.

[3]陈美缘.跨学科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与古诗词的融合策略研究[J].教师,2024(17):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