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老年友好设计
王东
重庆汉邦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在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之下,老年人居住环境质量变成重要讨论议题。室内装饰设计当中的老年友好设计顺势而生,它以老年人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当作核心,通过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等多个维度,优化室内空间的各项功能与实际用途,目的是打造出适合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居住场景,以此助力提升老年人的整体生活品质水平,积极推动积极老龄化理念与相关实践向前发展。
一、室内装饰设计中老年友好设计简要分析
老年友好设计是针对老年人群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在室内空间中通过环境优化、设施适配以及服务整合,构建安全便利又舒适的居住与活动场景的设计理念,核心是以“赋能”为导向减少老年人在生活场景中面临的物质与非物质障碍,具体来说,设计要兼顾无障碍通行、防滑防跌倒、紧急呼叫等安全需求,同时要注重空间布局合理性、采光通风适宜性以及家具设备易用性[1]。
老年友好设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关键举措,有着多维度的社会价值体现。从个体层面来说,通过降低生活风险和提升居住舒适度,直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适宜的物理环境能减少 30% 以上居家意外发生率,同时增强老年人自我效能感与社会参与意愿;从社会治理层面来看,可以推动社会观念从“养老照护”向“积极老龄化”转型,借助代际共融的空间设计消除年龄歧视,促进全龄社区的建设发展,比如社区活动中心兼顾老年健身和儿童游乐功能,既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又增进代际之间互动。
二、室内装饰设计中老年友好设计要点
(一)安全性设计
普通瓷砖或者木地板的静摩擦系数得达到 0.5 以上,湿态环境则需通过摆式摩擦仪进行检测,BPN 值不能低于 45,实际设计时,厨房可以选用 R10 级的防滑地砖,卫生间建议铺设短绒地毯或者防滑垫,避免使用光滑的大理石。需要注意的是,普通亮面砖在湿态下 COF 值可能会骤降至 0.32,远低于安全标准,所以要避免在潮湿区域使用。
家具边角的处理必须要符合《家具结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所有能够接触到的边和角都需要进行倒圆或者倒角处理,其中倒圆半径要大于或等于 10mm ,其他家具倒圆半径需大于或等于 0.5mm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茶几、餐桌这类低矮家具的边缘需要采用圆弧过渡的方式,以此避免直角碰撞情况的发生;柜门把手可以选择内嵌式或者软质包裹的设计形式,从而减少磕碰带来的伤害;家具布局方面需要预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通道宽度要 ⩾900mm ,避免在转身或者行走时发生碰撞,比如沙发与茶几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在 400-500mm ,以此确保轮椅或者助行器能够顺畅通行[2]。
紧急呼叫系统要在每层住宅的显眼位置进行安装,安装高度保持在 0.9- 1.1 米以便老年人能快速触及,该系统应具备无线连接的功能,覆盖卧室、卫生间等高风险区域,且与子女手机或社区监控中心实现联动;设备需要通过 SGS 国际环保认证以及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来确保信号稳定,比如卫生间可以安装防水型的呼叫按钮,厨房能够设置高温预警联动装置,一旦检测到烟雾或者温度出现异常就立即触发报警并通知紧急联系人。
室内装饰设计中老年友好安全设计要点如表 1 所示。

(二)便捷性设计
动线规划要保证通道宽度不少于 900 毫米,转弯内径达到 1500 毫米以上,以此形成环形无死角的通行网络,同时配合高度为 750 毫米 ±20 毫米的连续扶手系统,地面采用摩擦系数大于等于 0.65 的环氧磨石材质,且接缝宽度需控制在 2 毫米以内。搜狐新闻 2025 年案例表明,某养老院借助此类设计让轮椅碰撞风险降低了 74% ,再配合2700K 暖光照明与防频闪驱动技术,使垂直照度维持在 150lx 以上,有效减少了视觉误判情况[3]。
储物系统要遵循“下置常用、中置急用、上置备用”的原则,常用物品存放区高度需控制在 1100-1400mm 之间,柜体深度必须严格控制在 550mm ,内部要设置可调节层板与拉出式篮筐。一般轮椅使用者储物高度上限为 1100mm ,柜门采用外开式设计时要预留 150mm 操作空间;步入式更衣间需要满足 4 ㎡的基础面积,设置 1060mm 的穿鞋专用空间,并且配套防滑矮凳与紧急呼叫装置。
室内装饰设计中老年友好便捷性设计要点如表 2 所示。
表 1:室内装饰设计中老年友好安全设计要点
表 2:室内装饰设计中老年友好便捷性设计要点

(三)舒适性设计
老年人对于温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需要通过地暖、空调或者三恒系统来保持室内恒温,冬季将温度控制在 22÷26% 、夏季控制在 24-28% 比较适宜,要避免温差过大而引发身体不适;卫生间需要安装大功率排风扇或者新风系统,以此确保室内 24 小时空气能够正常流通,从而减少潮湿环境滋生细菌的情况;厨房采用开放式或者半开放式的布局设计,这样可以减少墙体的阻隔提升通风效率,同时还能避免复杂吊顶出现积灰问题。
照明设计需兼顾功能与舒适。采用“主灯+辅助光源”组合,主灯照度 150~300勒克斯,辅助照明如地脚灯、壁灯控制在 30~50 勒克斯,避免明暗反差造成眩晕。光源色温建议 3500k 暖白光或 4000k 自然光,显色指数 ⩾85 ,确保老人看清食物色泽、衣物颜色。开关高度降至 100~110cm ,插座高度适配轮椅使用者,避免复杂操作界面,如感应式开关或大面板设计。
色彩与材质选择需营造温馨氛围。墙面、地面以米白、浅木色、浅灰等低饱和度色调为主,局部用绿植、装饰画点缀。家具以实木为主,减少金属材料,板式家具需达到 E0 级环保标准。避免使用刺眼或暗沉颜色,如深棕色易显压抑,浅蓝色则有助于放松情绪。
噪音控制情况直接对居住体验产生影响,门窗选用双层中空玻璃并加装窗帘,墙面铺设吸音板以减少外界噪声干扰;家具采用多孔木质纤维材质,桌椅腿钉橡皮垫来减少移动时产生的噪声,不使用封闭式淋浴房而是采用浴帘分隔,以此确保透气和呼救的便利性;厨房安装大功率排风扇降低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同时选用具备静音效果的家电。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友好设计不仅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更推动社会观念从“照顾”向“赋能”转型,促进全龄友好社区建设。未来,随着设计理念深化与技术应用创新,其实践将更精准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需求,为构建包容性社会环境提供关键支撑,助力实现“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的社会目标。
参考文献
[1] 任方. 老年友好型居住区景观设计及实践[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23,(32):65-67.
[2]陈华.老年友好目标下的西安市老旧住区无障碍环境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
[3]马一杰.适老化理念下的老年友好型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