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差异与科学素养提升策略

作者

刘智铭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星科校区 526200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科学素养已成为公民基本的素养之一。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加强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受城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城乡小学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发展水平明显不同。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深入了解差距出现的原因,深入探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不断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一、城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差异分析

(一)师资力量差异

从数量和结构方面来看,城市中小学的专业科学教师数量更多,同时在年龄结构以及学历结构等方面较为合理。然而,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师的数量则比较少,有些学校会出现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科学教学,因而缺乏专业的科学教师。在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方面,城市科学教师参与的培训和教研活动比较多,能够更好地接触和认识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方法,因而能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农村科学教师因受资源限制,缺乏培训计划,所以在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方面比较滞后。

(二)教学资源差异

结合实际,城市中小学在教育方面都有配备先进的设施,如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能够有效满足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实践的需求。而农村中小学在科学实验设备方面比较匮乏,有些仪器设备过于陈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城市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比较大,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资源等方面,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科学知识。农村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不够熟练。

(三)教学理念与方法差异

在教学理念方面,城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情况以及科学内容,与生活进行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大多数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较为传统,在教学工作中更多注重知识讲解,忽视与学生互动,这导致学生学习过于被动,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方式方面,城市教师会根据具体内容,选择符合需求的教学手段。随着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很快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结合农村教师教学情况,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城乡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策略

(一)加强农村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在提高城乡中小学科学素养方面,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采取合理的措施。首先,注重对教师配备的优化。在这环节中,需专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引导更多教师加入农村中小学。这样做,能够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提高教师数量。其次,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通过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水平,以此保障科学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二)优化科学教育资源配置

在优化科学资源教育配置方面,首先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对农村学校科学实验设施和教育信息化条件进行全面改善,同时还要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从而为农村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其次,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在这方面,需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完成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这使得城市优质科学教育资源能够逐渐进入农村。如,城市学校开展的科学实验课程可通过直播方式让农村学生参与。

(三)更新教学理念与改进教学方法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注重对农村科学教师的培训,特别是教育理念方面,能够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注重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要注重对先进教学方法的推进。具体而言,就是在农村科学教学工作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探究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其能够更好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根据农村整体情况,为学生设计符合生活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知识,还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教育部门还要加强城乡教学交流。通过组织城乡科学教师开展教学交流活动,能够让农村教师学习和了解城市教师教学方法和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农村教学水平。

(四)营造良好科学教育环境

在营造科学教育环境方面,先要提高家庭科学教育意识。在这方面,应采取科普宣传等方式,向农村家长进行科学教育宣传,以此不断增强家长科学教育意识,能够在生活中正确引导孩子的科学教育。另外,政府和社会也要注重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如建立科普活动室等,为农村学生提供学习科学的机会。与此同时,还要鼓励高校或科研机构与农村中小学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如今社会发展环境下,对教育工作开展越发重视。结合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城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差异,这对学生科学素养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要能够予以重视,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促使城乡教育能够均衡发展,提高农村科学教育水平,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添兰,鲍远福.科幻影视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路径探究——基于 CNKI 数据库的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5,44(4):65-72.

[2]朱莎.博物馆教育在中小学生古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5(1):005-008.

[3]林光第,蔡乐,叶剑强.科学教师核心素养城乡差异调查研究——以 X县义务教育综合科学教师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5,41(3):53-58.

[4]吴宇豪.教育元宇宙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内涵、困境与优化[J].教育科学论坛,2025(1):29-33.

[5]陈旭军.中小学生科学探索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5(3):01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