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杜薇薇 吴越(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210023
摘 要 目的: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8年数据,使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从社会人口学、生理指标和生活行为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结果:2018年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6.192%,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喝酒可能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论:建议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加强对老年人健康行为与健康管理的干预和研究,减少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患病率。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影响因素
1 研究背景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年龄的有2.64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年龄的有1.906亿人。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多数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与此同时,高血压也是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时代背景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即使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基本实现高血压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
国内外关于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临床医学角度,集中在医学领域且多为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本文则是基于CHARLS数据对高血压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样本量大且具有随机性,数据权威性高,也能更直观地看出我国老年人患高血压的现状,丰富人文方面对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2 文献综述
目前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需面临的共同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世界各地各不相同,波兰的患病率最高(男性68.9%,女性72.5%),印度农村地区的患病率最低(男性3.4%,女性6.8%);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间,美国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从40.7%下降到24.9%,女性的患病率从32.1%下降到23.4%,而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到了27.1%,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至30.1%[1]。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在≥80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是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2]。中国目前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流行的双重压力,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加,成为中国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高血压作为CV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患病率在不断升高。2015年中国18岁以上人群中已有2.45亿的高血压患者[3],2017年中国有254万人死于收缩压升高,伤残调整寿命年超过5%[4]。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因遗传、性别、年龄、体重、吸烟与饮酒、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状态等。流行病学显示,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陈捷等对我国14省市调查显示不同BMI分层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病率随人群BMI增加而显著增加[5]。赵连成等研究表明,反映体内脂肪总量的指标BMI和反映腹部脂肪含量的指标腰围均对血压有独立的影响[6]。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吸烟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罗雷、栾荣生、袁萍对我国24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显示吸烟与喝酒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联系强度微弱[7]。胡伟等对蒙古族居民的研究显示,吸烟与高血压没有关联性,与部分研究结论一致,吸烟与高血压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8]。朱永锋,张娟,邓军,毛浩丹,吴建方,周义红,李欣,李绥晶,金旭伟等研究认为,饮酒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而且饮酒量越大,高血压患病率就越高[9][10][11]。史瑾等对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调查发现,高血压人群的食盐量和食盐超标率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人群[12]。
纵观以往文献大多采用某一地区某医院的数据,较少从多个维度去观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本文将所筛选的变量分为社会人口学、生理指标和生活行为三个层面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变量的多元层面上进行我国老年人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问卷,通过对CHARLS2018问卷数据的申请并使用StataMP 17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得到我们所需的样本。CHALRS问卷的设计考虑了国际经验,数据的质量稳居世界前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去除其中年龄小于60岁以及数据缺失的样本后共筛选出10779条样本。
3.2 变量设定
本文中我国老年人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分析包含因变量是否患有高血压,以及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的自变量:社会人口学(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理指标(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和生活行为(吸烟、饮酒)。
本文研究的是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所以高血压患病情况是本文的因变量。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依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问卷中DA007_1_“是否曾经被医生告知过有高血压病”将调查对象分成两类:“1”表示“患有高血压”,“2”表示“不患高血压”。
在社会人口学方面主要对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的年龄通过“2018-真实出生年份”得到,再按年龄将人群分为“60-70岁”、“70-80岁”、“80-90岁”、“90岁以上”四组(年龄组临界值包含下限不包含上限):“60-70岁”用“1”表示;“70-80岁”用“2”表示;“80-90岁”用“3”表示;“90岁以上”用“4”表示。根据CHARLS2018问卷中BA000_W2_3性别情况将调查对象分为男女两类:“1”表示男性,“2”表示女性。根据CHARLS2018问卷中BE001将调查对象分为有配偶和无配偶两类:“已婚同居”和“已婚暂时分居”归为“有配偶”,用“1”表示;“分居”、“离异”“丧偶”、“从未结婚”归为“无配偶,用“2”表示。根据CHARLS2018问卷中BD001_W2_4将调查对象分为文盲、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四类:“未受过教育(文盲)”归为“文盲”,用“1”表示;“未读完小学”、“私塾毕业”、“小学毕业” 归为“初级教育”,用“2”表示;“初中毕业”、“高中毕业”、“中专(包括中等师范、职高)毕业” 归为“中级教育”,用“3”表示;“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归为“高级教育” ,用“4”表示。
本文主要选取四种慢性病,分别为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和肾脏疾病。“糖尿病患者”用“1”表示,“非糖尿病患者”用“2”表示。根据CHARLS2018问卷中DA007_7_是否曾经被医生告知过有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脏疾病)将调查对象分为“心脏病患者”和“非心脏病患者”两类:“心脏病患者”用“1”表示,“非心脏病患者”用“2”表示。根据CHARLS2018问卷中DA007_9_是否曾经被医生告知过有肾脏疾病(不包括肿瘤或癌)将调查对象分为“有肾脏疾病病”和“无肾脏疾病”两类:“有肾脏疾病”用“1”表示,“无肾脏疾病”用“2”表示。
在生活行为方面将调查对象分为“吸烟”和“不吸烟”两类:“吸烟”用“1”表示,“不吸烟”用“2”表示。根据CHARLS2018问卷中DA067在过去的一年喝酒情况以及喝酒频率将调查对象分为“饮酒”和“不饮酒”两类:将“喝酒,每月超过一次”和“喝酒,但每月少于一次”归为“饮酒”,用“1”表示;将“什么都不喝”归为“不饮酒”,用“2”表示。
3.3分析方法
本文以老年人是否患高血压作为因变量,将社会人口学相关变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生理指标相关变量(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生活行为相关变量(吸烟、喝酒)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 研究结果
具体见表1。
4.2 我国老年人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具体见表2。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本研究显示,2018年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6.192%,女性老年人的患病率为48.5%,男性老年人的患病率为4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别不是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在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有配偶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低于无配偶的老年人。单因素分析表明教育程度不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教育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单因素分析表明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与高血压都具有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肾脏疾病不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显示吸烟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吸烟不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与胡伟等的研究结果一致[8],单因素分析表明喝酒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喝酒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喝酒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比不喝酒的老年人低。而朱永锋,张娟,邓军等人研究结果显示饮酒量越大,高血压患病率就越高[9][10][11],
5.2 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我们建议:个人层面,定期按时监测血压,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讨论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饮酒和戒烟,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与配偶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病的风险。定期检测是否有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如有则及时调理,重视高血压的健康管理。社会层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建立健康档案,每位居民都要有健康记录,并对其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和血压监控。强化卫生保健,增强基层卫生保健的诊断与治疗能力,建立高血压慢病管理网络,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诊疗服务。促进科学研究,加强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创新药物和治疗技术的研发。
参考文献
[1]KEARNEY PM, WHELTON M, REYNOLDS K, et al.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4,22(1):11-19.
[2]李静,范利,华琦,蔡军,陈鲁原,陈伟伟,陈晓平,郭艺芳,何青,胡亦新,姜一农,李南方,李为民,李燕,李悦,李勇,马青峰,皮林,宋海庆,孙希鹏,王青,王增武,吴海英,吴海云,谢良地,杨进刚,杨伟.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02):81-106.
[3]陈捷,赵秀丽,武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2834.
[4]赵连成,武阳丰,周北凡,等.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人群的高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471 -475.
[5]罗雷,栾荣生,袁萍.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 (1 ):50-53.
[6]胡伟,佟伟军,刘彦斌,等.吸烟、饮酒与蒙古族高血压的关联性[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 (11 ):1130-1131.
[7]朱永锋,张娟,邓军,等.县级城乡高血压病防治的流行病学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 (1 ):36-37.
[8]毛浩丹,吴建方,周义红,等.常州市农村地区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5,9 (5 ):406-408.
[9] 李欣,李绥晶,金旭伟,等.辽宁地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现况[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 (2):94-97.
[10] 史瑾,孙兆青,郑黎强,等.北方农村高盐饮食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和血压水平调查[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 (3 ):195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