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应用
马喜梅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 848599
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根据核心素养和逻辑组织起来的整体学习单元,由大概念、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核心素养。历史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的特点,符合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初中历史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提炼科学的单元主题,整合单元知识,设计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有关秦始皇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秦始皇焚书坑儒、修建长城、统一货币等事件组合成一个历史情景剧,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在表演时教师充当旁白的作用,叙述秦始皇修建长城和统一货币的历史功绩,同时也不忘指出秦始皇过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历史事实。通过这样的情景剧表演,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于传统历史教学的刻板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
二、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历史教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产生的,有效的历史情境创设,能更好地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历史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情境去理解和串联历史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教师就用陈独秀这一历史人物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陈独秀的个人经历、历史贡献等,来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过程及意义。作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亲历者,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陈独秀的经历对于学生掌握这段历史,理解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有着很大的助益。教师将陈独秀的人生分为四个阶段,让学生了解陈独秀思想观念的转变,帮助学生把握时代变换的气息。第一阶段—对封建礼教的屈服。在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探究陈独秀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态度,为什么他会对封建文化产生怀疑。第二阶段—向戊戌变法靠拢,教师让学生回顾,戊戌变法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这次失败对陈独秀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三阶段—对革命派的认可。在这一阶段,陈独秀的思想再一次发生转变,教师让学生探究这种转变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这对日后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影响。第四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深信不疑。这是陈独秀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此期间,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教师让学生着重探究陈独秀这一阶段的经历,并总结陈独秀的思想一共经历几次转变,分别是什么,他为此做了哪些努力,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为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进行横向比较,从而理解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从本质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用陈独秀四个阶段的人生经历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结合陈独秀的经历来探究这段历史,了解当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爱国人士为拯救国家所做的努力,把握救国思想的进化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性与先进性,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促进学生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三、尊重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指导
为了将大单元教学的育人要求落到实处,教师应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从认知特点来看,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所以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教师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使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取得一定的发展。为了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为此,教师应从历史知识积累、学习态度、思维特点、学习习惯等方面明确学生的差异,并从整体上按照认知水平的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其次,教师要提供层次性的大单元学习任务。除了完成基础任务,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难度更高的学习任务。最后,大单元历史教学是一种动态性的活动,所以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学习水平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总之,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是必要的。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增强学生历史学习体验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法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更生动、更直观的历史内容呈现给学生,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抽象的历史知识更生动有趣。
结语
综合上述,大单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历史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进步。未来,初中历史教学应继续探索和实践大单元教学法的应用,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具有深厚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新时代学生。
参考文献
[1]屈莉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23(09):54-57.
[2]刘永红.大单元视角下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研究[J].甘肃教育,2024(12):67-70
[3]闫传铭,庞美芹.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24(12):81-83.
[4]陶丽萍.核心素养下大单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教育观察,2024(0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