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意义

作者

檀冬明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六安 237005

高血脂是临床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 18.6% 成年人存在血脂异常现象,该现象与年龄、肥胖等因素存在紧密联系[1]。乳糜血是高血脂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多因机体脂肪代谢失常,造成淋巴管淤堵,食物中脂肪经乳化流入血液中而形成。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检查方法,经由观察血细胞形态、数量等,可对患者有无贫血、感染等进行判断,是医师诊断病情的主要辅助技术[2]。有研究指出,与健康人群相比,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常规检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乳糜血可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3]。对此,本研究以 47 例高血脂患者与 47 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受试者(2024 年 6 月到2024 年 12 月),对乳糜血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7 例高血脂患者设为观察组(2024 年6 月到 2024 年 12 月),另选取同期 47 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女各30 例、17 例,年龄 32-75(52.15±4.21)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专科及高中、本科及以上各 12 例、22 例、13 例。对照组男、女各 28 名、19 名,年龄 34-74(52.43±4.40)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专科及高中、本科及以上各10 名、25 名、12 名。组间基线资料呈均衡性( ⋅P>0.05 ),存在比较价值。

(1)纳入标准: ① 与高血脂诊断标准相符; ② 血液浑浊; ③ 沟通能力正常; ④ 配合度高; ⑤ 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 ① 血液系统异常; ② 恶性肿瘤; ③ 免疫功能异常; ④ 严重器质性病变; ⑤ 传染性疾病; ⑥ 全身感染; ⑦ 近期存在高血脂疾病治疗史。

1.2 方法

检测仪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配套试剂。指导受试者样本采集前不得开展剧烈运动,在清晨时段抽取 2mL 空腹血置入抗凝管,离心处理(每分钟3000r,时间 15min; ),常温环境中储存待检,分离上清液,混合生理盐水稀释,血浆置换后混匀置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中检测,记录对比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 ① NEUT(中性粒细胞比例), ② WBC(白细胞计数), ③ PLT(血小板计数), ④①①②① (红细胞计数), ⑤HCT (血细胞比容), ⑥Hb (血红蛋白), ⑦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⑧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由 SPSS 26.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血常规指标生化检验结果)用 t检验,差异显著时,由 P<0.05 表示。

2 结果

组间 RBC、HCT、MCV 水平对比未见差异( ⋅P>0.05, );观察组WBC、PLT、Hb、MPV 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更高( P<0.05) ),见表 1。

表 1 组间血常规指标生化检验结果对比( s)(n=47)

3 讨论

高血脂是中老年常见病,患病后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乏力等表现,如果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随病情进展,会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威胁患者生命。乳糜血是高血脂患者常见并发症的一种,其多因机体脂肪代谢功能失常,淋巴管淤堵,小肠吸收食物中脂肪,未吸收部分产生乳化,生成乳糜颗粒,流入机体血液中形成,因该并发症无特异性症状,且不会对机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故临床多以药物搭配饮食管理方式对高血脂展开治疗[4]。相较于健康群体,高血脂患者乳糜血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增加患者误诊风险。乳糜颗粒的构成成分主要为胆固醇、脂蛋白与甘油三酯,也正因其构成成分使其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当患者血液中涌入大量脂肪颗粒后,其会附着到血液中红细胞上,不仅会造成溶血速率下降,还影响红细胞检验结果,如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计数下降等,如果患者未及时接受治疗,长期处于高血脂状态,会增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5]。与此同时,人体中肌肉占比在 40% 左右,若人体运动量不足,造成肌肉力量利用不充分,会造成患者体温降低,脂肪燃烧速率减慢,降低机体血运速度;一般情况下,45s内血液会在机体中循环一周,若血运速率降低,循环时间≥60s,会致使废物于血液中积聚,增加疾病患病风险[6]。此外,乳糜颗粒还会造成细胞存在微环境发生变化,影响白细胞体积,致使白细胞相关指标测定结果产生偏差,同时血小板相关指标也会遭受一定影响,其原因可能和脂肪颗粒体积增大,致使被错误判断为血小板或者 PLT 升高存在一定联系[7]。

本研究显示,组间 RBC、HCT、MCV 水平对比未见差异( P>0.05 );观察组 WBC、PLT、Hb、MPV 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更高( (P<0.05) ),可见高血脂患者乳糜血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其原因在于,高血脂患者乳糜血黏度较高,HCT 出现一定改变。随着患者病情发展,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也会产生一定变化,其表现主要为血小板、白细胞判断失常,由此可以看出,高血脂患者乳糜血会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于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展开血常规检验期间,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轻乳糜颗粒对结果造成的影响,检验人员在检验前,需对采集的样本展开针对性处理,以提升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等现象发生风险,为医师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李迎等以 30 例高血脂患者与 3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受试者,对两组受试者实施血常规检测,其研究发现,高血脂患者 PLT、WBC、MCHC、MCH、Hb 水平比对照组更高,MPV 水平比健康体检者更低( P<0.05 ),高血脂患者、健康体检者 MCV、RBC、HCT 水平比较差异较小[8]。李梅娟以 60 例高血脂患者(研究组)与同期 60 名健康体检且健康状况良好的受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样本,对两组受试者行血常规检验,其发现,在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指标检验结果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0.05) );在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指标检验中,组间对比未见差异( P>0.05 )[9],李迎、李梅娟等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高血脂患者乳糜血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故检验人员在检验时,应尽可能清除乳糜血的影响,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医师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贾恒慧.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作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9):4.

[2] 苏嘉恋,邱丽阳. 血常规检验中高脂血症患者乳糜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5,23(12):115-117.

[3] 梁春燕. 乳糜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4,22(29):41-43.

[4] 李小丹,王丽. 机采血小板中乳糜血对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分析[J]. 名医,2022(5):48-50.

[5] 刘云洪.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验指标影响作用的疗效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98):568-569.

[6] 柳建强,张敏强,李丰尧. 高脂血症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分析[J].健康之家,2021(19):85-86.

[7] 陶景莉. 血浆置换法与公式校正法对乳糜血仪器法测定血红蛋白结果的影响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22).

[8] 李迎,赵文吉.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测指标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9(5):77-79.

[9] 李梅娟. 高脂血症患者乳糜血对于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4):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