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炉炼铁冶金工程中喷煤比优化与焦炭消耗降低的工艺实践研究

作者

郝东良

身份证号:130126198701050073

一、引言

在钢铁工业发展中,高炉炼铁是核心,其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影响企业竞争力。因焦炭资源紧缺、价格上涨,降低焦炭消耗是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喷煤技术可向高炉喷吹煤粉替代部分焦炭,减少焦炭用量、改善冶炼条件、提升生产效率。目前,多数钢铁企业虽已应用喷煤技术,但喷煤比优化不足,部分企业喷煤比低,焦炭消耗高。所以,开展高炉炼铁喷煤比优化与降低焦炭消耗的工艺实践研究意义重大。

二、喷煤比与焦炭消耗的关联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喷煤比与焦炭消耗的内在关联

高炉炼铁中,焦炭起发热剂、还原剂和料柱骨架三大作用。喷吹煤粉入高炉后,在高温下燃烧放热,替代焦炭发热功能;其碳元素参与还原反应,替代焦炭还原作用。所以,理论上提高喷煤比可降低焦炭消耗,二者负相关。

但实际生产中,喷煤比并非越高越好。当超过一定阈值,煤粉燃烧不完全,会使高炉煤气成分恶化、料柱透气性下降,影响高炉顺行,甚至增加焦炭消耗。因此,要找到适宜的喷煤比区间,在保证高炉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焦炭消耗。

(二)喷煤比与焦炭消耗的关键影响因素

1. 煤种选择:煤粉品质影响喷煤效果,灰分高会增加渣量、消耗热量、降低利用率;挥发分低则燃烧慢、易不完全;硫分高会使生铁硫超标、影响质量且加剧设备腐蚀。所以,选灰分低、挥发分适宜、硫分低的煤种,是提高喷煤比、降低焦炭消耗的基础。

2.热风温度:它是影响煤粉燃烧效率的重要因素,较高温度能提供热量、加快燃烧速度、提高燃烧率。数据表明,每提高 100C ,燃烧率可提高 5%-8% ,喷煤比提高 15-20kg/t ,焦炭消耗降低 8-10kg/t 。反之,温度低会使燃烧不充分、堆积煤粉、影响透气性。

3. 高炉操作参数:风量、风温、富氧率等操作参数影响炉内冶炼环境。风量过大,煤气流速快,接触时间短,燃烧不完全;富氧率低会限制燃烧速度和程度。合理调整参数,维持稳定气流分布和适宜冶炼强度,是提升喷煤比、降低焦炭消耗的关键。

4. 煤粉喷吹系统:其稳定性和均匀性对喷煤效果至关重要。若有堵塞、泄漏问题,喷吹量波动大,无法稳定喷煤;支管分配不均,会使圆周方向分布差异、局部燃烧不完全,影响整体冶炼效果。因此,完善的喷吹系统是优化喷煤比的重要保障。

三、喷煤比优化与焦炭消耗降低的工艺实践措施

(一)煤种优化与配煤方案调整

基于前期对煤种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团队对原有煤种进行筛选,并制定新的配煤方案。摒弃灰分含量超过 12% 、硫分含量超过 0.8% 的煤种,选用灰分 8%-10% 、挥发分 25%-30% 、硫分 0.3%0.5% 的烟煤作为主喷煤种,同时搭配 10%-15% 的无烟煤,以改善煤粉的燃烧稳定性。

通过实验室试验与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确定最优配煤比例为烟煤85% 、无烟煤 15% 。该配煤方案下,煤粉的燃烧率可达 92% 以上,较原有配煤方案提高了 6% ,为喷煤比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热风温度提升改造

为提高热风温度,企业对热风炉系统进行改造。一方面,更换热风炉内的蓄热体,采用新型高密度格子砖,增加蓄热面积,提高蓄热能力;另一方面,优化热风炉燃烧制度,采用 “ 高风温、低过剩空气系数” 的燃烧模式,减少热量损失。

改造后,热风温度从原来的 1150C 提升至 1280C ,提升幅度达 130℃。根据生产数据统计,热风温度提升后,煤粉燃烧率提高了 7% ,喷煤比提升空间显著增加,同时为焦炭消耗降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高炉操作参数优化

1.风量与富氧率调整

结合高炉冶炼强度,将风量从 4200m3/min 调整至 4400m3/min ,同时将富氧率从 2.5% 提高至 3.8% 。风量的适度增加,延长了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富氧率的提高,为煤粉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二者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煤粉燃烧效率。

2.布料制度优化

采用 “ 平台 + 漏斗” 的布料模式,调整料批重量和布料角度,改善炉内料柱透气性。将焦批重量从 28t 调整至 30t,矿批重量从 85t 调整至88t,同时适当缩小布料角度,减少边缘煤气流,使煤气流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局部区域煤粉堆积。

(四)煤粉喷吹系统升级

对煤粉喷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与升级。更换老化的喷吹支管,采用新型耐磨合金管道,减少管道磨损和堵塞;在喷吹支管上安装流量监测装置,实时监控各支管煤粉流量,确保煤粉分配均匀;对喷吹罐压力控制系统进行优化,使喷吹压力波动控制在 ± 0.02MPa 范围内,保障喷煤量稳定。

四、工艺实践效果验证与分析

(一)生产指标改善情况

实施工艺优化措施后,对 2500m3 高炉连续 3 个月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喷煤比从 185kg/t 提至 220kg/t ,升幅 18.9% ;焦炭消耗从365kg/t 降至 330kg/t ,降幅 9.6% ;生铁产量从日均 4800t 增至 5100t,升 6.25% ;生铁合格率保持在 99.8% 以上,质量稳定。

(二)经济效益分析

以该高炉年产生铁 180 万吨计,焦炭消耗降 35kg/t ,焦炭单价 2800元/吨,年减焦炭采购成本 17640 万元;喷煤比升 35kg/t ,煤粉单价 1200元/吨,年增煤粉采购成本 7560 万元。综合来看,年成本净节约 10080 万元,效益显著。

(三)高炉顺行情况

工艺优化后,监测高炉炉顶压力、煤气成分、料面下降速度等参数,发现炉顶压力稳定在 230 - 250kPa,波动减小;煤气中 CO2 含量提至 19% - 21% ,CO 含量降至 23%-25% ,利用率提升;料面下降速度均匀,维持在 0.8-1.0m/h ,无异常,高炉顺行良好,表明优化后喷煤比与操作参数匹配度高。

五、结论

煤种选择与配煤方案调整是基础,选用低灰、低硫、适宜挥发分的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可有效提高煤粉燃烧率;热风温度提升对喷煤比优化至关重要,热风温度从 1150C 提升至 1280C ,为煤粉充分燃烧提供了保障,显著提升了喷煤比;合理调整高炉操作参数(风量、富氧率、布料制度)和升级煤粉喷吹系统,能维持高炉稳定顺行,实现喷煤比提升至220kg/t, 、焦炭消耗降至 330kg/t 的目标;工艺优化后,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铁产量,保障了产品质量,为高炉高效低耗生产提供了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尹晓成. 高炉炼铁工艺中大喷煤量与富氧率的协同优化研究[J].甘肃冶金,2024,46(02):32-34.

[2]姚艳清.基于火焰温度的高炉喷煤优化控制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

[3]杜广阔.国丰高炉喷煤系统改造及喷吹实践研究[D].东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