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批注式阅读的策略
任欢欢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朝阳小学 75199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而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阅读方法,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悟、疑问、思考等以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批注式阅读的意义
批注式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主动思考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文本,从而培养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学生可以通过批注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体会等,逐渐提高独立阅读和分析古诗词的能力。此外,批注式阅读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品质。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批注式阅读的策略
(一)创设适宜批注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批注式阅读时,营造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教师要全力打造一个宽松、和谐且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是学生敢于表达、积极思考的基石。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无需担忧因观点独特或出现错误而遭受批评,能毫无顾虑地畅所欲言。当学生分享自己的批注想法时,教师要专注倾听,用温和且鼓励的眼神与他们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对于学生别具一格的见解,哪怕不够成熟,教师也应给予肯定,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精心挑选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可选择情节简单、生动有趣的童话,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等,让他们在奇幻的故事中开启阅读与批注之旅。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寓言故事是不错的选择,像《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能引导他们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并进行批注。高年级学生则可以接触诗歌、散文等体裁,如冰心的散文、李白的诗歌,感受文字的优美与意境的深远。这些丰富多元的阅读材料,如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充分激发了阅读兴趣,更为批注式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素材空间,让学生在多样的文本中尽情挥洒批注的笔墨,提升阅读与批注能力。
(二)引导学生掌握批注方法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科学有效的批注方法,是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一环。符号批注法是基础且实用的方式。教师要细致地教给学生各类常用批注符号及其用法。例如,用“~~”轻盈地划出文中那些如诗如画般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在反复品味中感受文字的魅力;用“?”在存疑之处标记,激发他们深入探究文本奥秘的好奇心;用“△”精准标注重点词语,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关键信息。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这些符号的含义,在阅读时能迅速且准确地运用,快速记录下瞬间的阅读感受与发现的问题,为后续深入理解文本搭建起便捷的桥梁。文字批注则是批注式阅读的核心与灵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展开文字批注。对于字词,不仅要理解其表面意思,更要挖掘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赏析句子时,可从写作手法入手,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主题的;也能从修辞手法着眼,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为句子增添的生动性与感染力;还可从情感表达层面,感受句子中蕴含的喜怒哀乐。概括段落大意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段落内容与结构,提炼出核心要点。感悟文章主题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出独特的见解与感受,让批注内容充满个性与活力,避免千篇一律,真正让批注成为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见证。
(三)开展多样化批注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多样化批注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批注能力。小组合作批注是一种极具成效的方式。教师将学生合理分组后,让小组成员共同阅读一篇文章,随后展开热烈讨论与批注。以学习《望庐山瀑布》为例,小组内有的学生对“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紫烟”的描绘充满好奇,批注下自己的疑问;有的同学则从修辞角度,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进行赏析批注,赞叹李白夸张手法的精妙。在交流环节,大家各抒己见,分享阅读感受与批注内容。倾听他人见解时,学生们能接触到不同的思考角度,拓宽思维视野。原本对诗句理解较浅的学生,在同伴的启发下,能更深入地体会诗歌意境,从而提高批注质量,让批注内容更加丰富、深刻。主题批注活动同样别具魅力。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主题,如“四季之美”。学生们围绕这一主题,挑选描写四季的文章进行阅读与批注。有的同学在描写春天的文章旁,批注下对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有的同学则在描写冬天的段落中,记录下对雪花纷飞、银装素裹世界的独特感悟。之后组织交流展示活动,学生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的发现。这种主题式批注,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某一主题,不仅提高了阅读专注度,还锻炼了研究能力,让他们在批注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结语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的阅读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批注环境,引导学生掌握批注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批注活动,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批注式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明敏.开发策略群搭建支架网拓展互动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路径[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5,(Z2):47-50.
[2]党成会.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探究[J].作家天 地,2025,(20):95-97.